次新股破发会成为见底标志吗
来源:投资快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5-12
2015年6月后上市新股再现破发身影。数据显示,红蜻蜓昨日一度跌破2015年6月上市的发行价17.70元。另外,国泰君安在2015年8月已破发,最低跌至16.07元,金诚信、三角轮胎目前较发行价涨幅仅剩2成左右。
在2006年6月IPO重启至2012年1月的IPO周期中,共有991家公司发行上市,其中576家在上市后一年内破发,占比 58.12%。相对而言,在2014年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目前新股的破发仍属个案。华林证券认为,从历史经验看,每次熊市末期(比如2005年、2008年底以及2012年),次新股都有破发潮,次新股破发是见底标志,新股、次新股是否破发还需要等待新股发行是否加快的政策信号,一旦新股市场化发行,那么破发就是大概率。
和信投顾肖玉航认为,通过目前市场品种轨迹及国际资本市场研究认为,2017年新股破发概率将明显体现,即“新股不败”的市场现象将随着股票市场化、品种扩容、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发展等因素体现分化与风险。历史上中国新股发行政策进行过9次政策变化,而每次变化都是出现在市场跌幅较大之时,并未完整的实现新股的优胜劣汰。在新股停停摆摆的政策变化过程中,新股被神秘化了,而每次新发行,总是会带来一波一个周期的炒作,之后再循环着炒作——推高市盈率——累积批量——重挫下跌——暂停发行等轨迹形态,很显然,新股在产业与行业上与行业内的企业对比上,业绩与估值并不占优势,但市场炒作形成了过高估值,一旦炒作过后累积下跌,则形成新的循环轨迹格外明显。
如果按照目前的发行速度,2017年的新股发行数量有可能创出历史第一。对比成熟市场来看,新股的破发与上涨体现的是分化特征,新股当日破发的个股案例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常见,而中国股票市场上新股本身发行PE23倍顶格的情况下,首日44%上涨,然后10多个涨停,然后形成百倍PE风险后,不断回落,这是交易机制与对冲机制不完善所致,国际上香港、美国新股上市首日与老股票同一规则,即T+0与无涨跌幅限制,多空博弈破发还是上行,则取决于市场力量与机制。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又见破发!2014年IPO重启以来第三例 大盘见底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