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云南金融综合改革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翼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苏丽霞  发布时间:2017-05-22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作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桥梁,云南正在加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近日,记者就云南金融如何主动融入并助推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作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桥梁,云南正在加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近日,记者就云南金融如何主动融入并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采访了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

  谈起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杨小平显得很兴奋。他说,近几年,随着沿边开放试验示范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诸多开放政策叠加在一起并逐步落实到位,云南已经从改革开放的末端变成改革开放的前沿,尤其是2013年年底,国务院批复《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此方案的实施,全面提升了云南对外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了沿边大开放实现新突破,加速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落实。

  杨小平说,2015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云南出台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要建设四个“中心”,即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为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及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云南提出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金融服务辐射中心”的目标。按照“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关规划,云南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境合作、健全跨境金融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

  在谈到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展3年多来取得的成果时,杨小平说,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实现多点突破。根据市场需求,采取“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大力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不断创新。一是在全国首批试点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业务范围已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程度地便利了个人对外经济交往。二是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试点,目前全省19家企业已累计从境外借入了合同金额为54.69亿元的人民币贷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成功启动跨国企业集团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为省内6家企业搭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金额达492.4亿元,实现了全球统一管理、统筹调配资金。截至2016年年末,全省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额达3506.07亿元,人民币在本外币全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近四成,业务覆盖境外7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云南第二大涉外交易结算货币和第一大对东盟跨境结算货币。

  为有效缓解云南边境地区缅币兑换难这一长期困扰当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瓶颈问题,将民间兑换纳入规范监管体系,开辟规范渠道边境贸易缅币兑换金融服务窗口,促进边境贸易便利化发展。在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推动下,2014年1月,德宏州获批开展经常项下人民币与缅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云南成为全国首家开展经常项下人民币与缅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工作的省份。截至2016年年末,缅币兑换规模达4亿元,并逐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德宏模式”。

  银行柜台挂牌币种不断丰富。2016年,云南省银行累计办理泰铢、基普、越南盾、缅币柜台兑换交易2.85亿元,同比增长77%。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落户昆明,并同步成立河口、磨憨、瑞丽三个分中心,逐步引导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兑换走向正规化、合规化和规范化。推动红河、文山两地联合对外统一发布云南省首个区域性人民币兑换越南盾指导性汇率“YD指数”,统一云南沿越边境地区人民币与越南盾对外报价,逐渐熨平滇越边境地区不同金融机构间人民币兑换越南盾汇率差异,形成兑换主流市场并不断扩大影响力,更好地满足了市场主体对人民币与越南盾的兑换需求。

  边境贸易差异化外汇管理政策落地实施。2015年,出台《云南省边境贸易差异化外汇管理指导意见》,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细则。一是最大限度放宽监管容忍度。从事边民互市的境内个人,不受个人年度5万美元总额限制;对于云南边贸特殊的商业模式,如替代种植、过境货物、易货贸易等允许采取易货轧差的结算方式,放宽必须“钱货两清”的监管规则等。二是最大程度促进边境地区贸易便利化。边贸企业无需开立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人民币和外币收入可以直接进入结算账户使用;将本外币现钞结算范围从境内居民企业和个人,扩大至境内非居民企业和个人。三是填补了监管政策空白。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将非居民个人账户纳入“NRA”账户的管理范围。

  跨境结算、清算渠道不断完善。通过有本地特色的代理行、清算行和非居民账户的跨境人民币清算模式,打通了与700多家境外银行机构跨境清算渠道,初步建成了能满足云南外向型企业现阶段需要的功能完备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通过设立跨境支付服务站,首创开展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跨境使用,通过移动技术率先在全国实现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移动支付应用,为小额贸易提供便利化的结算渠道。中国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在昆明挂牌成立并积极搭建与周边国家货币结算、清算服务平台。

  非居民账户(NRA)服务更加便利。2015年9月,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同意云南省开展NRA账户现金存取款业务后,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会同各州市中心支行积极推动该项业务发展,制定完善操作流程,督促协调商业银行为境外机构和个人开立人民币账户提供绿色服务通道,优先办理NRA行政许可业务,将NRA纳入账户系统管理。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规范和维护了跨境人民币现金流通秩序,2016年,全省NRA账户开户数达347个,同比增长11.58%。自开展NRA账户现金存取款业务以来,共受理并批复云橡投资有限公司等18家境外机构NRA账户办理现金业务303笔,金额11870.2万元。

  金融入出滇迈出重要步伐。富滇银行和太平洋证券公司分别与老挝金融机构合资设立的老中银行、老中证券公司顺利开业;诚泰财险公司在老挝设立机构获老挝同意,并与老挝财政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渣打银行(中国)昆明分行、马来亚银行昆明分行先后成立,新加坡大华银行入滇设立机构已获批筹建。目前共有8家外资银行进驻云南,位居西部第三位,金融市场“走出去、引进来”的对外开放步伐显著加快。

  跨境金融交流合作稳步推进。一是积极探索可复制的区域性跨境金融合作模式,初步开创了央行有对话、商业银行有合作、人员有互访、信息有交换的良好金融合作局面。与泰国、老挝等国家央行建立了一年一次的互访会谈、政策磋商、信息互换、人员交流机制,在双边本币结算、现钞跨境调运、区域反假货币合作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促进了双方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二是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宣传和区域反假货币合作,推动跨境反假货币工作(昆明)中心正式挂牌,昆明成为全国首个设立跨境人民币反假工作中心的城市。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延安金融业力促能源化工向高端升级

下一篇:脱贫攻坚彰显中国力量(砥砺奋进的5年)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