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新股 > 热点

新经济造就“巨无霸” 赴美上市仍需权衡利弊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5-24

摘要:  海外科技股正在经历一场“盛宴”,中概股也不例外。  在美股市场,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远远超过标普500指数的涨幅,权重股表现尤为抢眼,苹果、Facebook、亚马逊、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

  海外科技股正在经历一场“盛宴”,中概股也不例外。

  在美股市场,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远远超过标普500指数的涨幅,权重股表现尤为抢眼,苹果、Facebook、亚马逊、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均大幅上涨。而在中概股市场,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也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得益于强劲的一季度业绩表现,新浪、微博、京东等中概股互联网公司的股价纷纷创下近年或历史新高。

  以人民币折算,腾讯、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突破两万亿元。若放在A股,腾讯、阿里巴巴可成为A股的“老大”和“老二”,市值轻松超越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科技业正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新经济也造就了这些“巨无霸”。

  科技股的这一场“盛宴”,也让投资者对今年中企再掀赴美上市热潮增添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企业“低调”赴美上市,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信而富、教育企业博实乐等。

  2014年是中企赴美上市的大年,2015年A股的火爆演变成中概股私有化的大年。从2016年开始,中概股市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私有化频频“刹车”,多位“勇敢者”再度赴美上市。上市依然是投资人最好的退出渠道,而科技金融公司、共享经济等热门行业有望成为新一轮的IPO热点。

  其实,中国的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创业企业赴美上市产生过数波上市浪潮。如今,在中国名气最响的从事电子商务、搜索引擎、旅游与社交网络等业务的公司都已赴美上市。虽然经历过做空和质疑等一系列风波,但许多企业最终还是用强劲的业绩数据说话,再次得到市场投资者的热捧。

  近两年以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数量剧减,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大量企业选择留在国内上市,这不仅增加了A股市场的IPO压力,而且由于排队上市耗时较长,不排除贻误发展时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选择境外上市不仅可以达到及早融资目的,而且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缓解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不过,赴美上市也意味着估值较低、监管调整和公司治理规则调整,这是机会也是挑战,谨慎分析赴美上市的利弊仍是中国企业选择上市地点时必修的功课之一。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炒新文化可能走向结束

下一篇:必须防范次新股泡沫破裂风险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