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降低企业杠杆率取得初步成效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赵展慧  发布时间:2017-05-25

摘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24日发布消息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降低企业杠杆率进展顺利,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表明,我国降杠杆成效显现。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

  国家发展改革委24日发布消息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降低企业杠杆率进展顺利,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表明,我国降杠杆成效显现。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我国总杠杆率水平居中且正趋于稳定。从绝对水平看,我国杠杆率水平并不高,仅位于主要经济体的中等水平。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我国总体杠杆率为255.6%,而同期美国为255.7%,英国为283.1%,法国为299.9%,加拿大为301.1%;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为372.5%;主要发达经济体平均为279.2%,都高于中国的水平。从变化趋势看,中国总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正趋于稳定。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我国总体杠杆率同比增幅较上季度末下降2.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下降趋势;环比增幅较上季度末下降1.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下降趋势。

  其次,我国企业杠杆率开始下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最新数据,我国2016年三季度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2%,较上季度末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连续19个季度上升后的首次下降。2017年3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微观层面的杠杆率也呈下降趋势。

  同时,我国企业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从经济结构看,我国储蓄率比较高,达50%左右,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从金融结构看,我国是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这种金融体系中企业的负债水平相对较高。从国际经验看,由外债引发的危机要远多于内债。我国债务主要是内债,外债在总债务中的比重很低,并且我国杠杆率有高储蓄率作为支撑,这与低储蓄率条件下高杠杆风险有明显不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并且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改善,我国债务偿还能力和抵御负面冲击的能力都进一步增强。

  企业降杠杆,银行风险是否会增加?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各项措施均不会增大银行风险。以与银行关联密切的市场化债转股为例,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相关文件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上作出了稳妥安排,在实现降低企业杠杆率目标的同时,有效隔离风险,防范企业部门风险传递至金融部门。一是明确要求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市场化债转股必须通过实施机构进行转股操作,确保市场化债转股对象企业风险不向银行转移。二是在债权转让环节上要求洁净转让、真实出售,确保转股债权从银行真实出表。三是市场化债转股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资金,而不是主要使用银行表内资金。四是通过债转股引入社会投资者,可以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从而降低银行不良债权风险。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邮储银行理财资金布局产业基金

下一篇:正能量扩散 近30家上市公司股东加入增持大军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