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引领广西“一带一路”建设走向纵深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徐友仁 发布时间:2017-05-27
对于外资企业意愿结汇政策在广西的落实,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赞不绝口:“过去外汇资本金打进来后,马方企业要直接提款转换成人民币,广西实施意愿结汇政策后,马方企业可以根据汇率变化选择结汇的时间,既为外资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又方便灵活。”
地处北部湾开放开发前沿的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开辟了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目前,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与园区正在开展金融课题研究合作,围绕“加快金融改革开放,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主题,重点探索研究推进“两国双园”之间点对点金融开放与合作等课题。
发挥“催化剂”作用 构建人民币投融资循环圈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先行先试的金融政策为广西企业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进行跨境资金运作带来了不少红利。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崔瑜在5月22日召开的广西金融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表示,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业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全力做好金融服务。
崔瑜说:“金融是贸易畅通的润滑剂,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将统筹做好人民币和外汇两方面的管理,为贸易畅通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方面,继续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另一方面,深化外汇管理改革,适时复制推广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试点,有效降低汇率风险;进一步优化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流程,多措并举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金融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多家金融机构纷纷积极实践探索。
自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启动以来,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提出了“铺一条路,搭一个平台,建一个循环圈”的构想,多项改革试点政策落地实施,建成了广西—东盟资金高速路、启动了人民币与越南盾区域银行间交易平台、形成了对东盟的人民币投融资循环圈,金融机构共发放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5.2亿元,跨境人民币贷款融资额在全国14个试点区域中位居前列,人民币成为广西跨境收支第一大币种。
作为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如何充分利用沿边区位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的问题上,自治区金融办主任范世祥表示,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必须立足广西独特区位优势,继续围绕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三条主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大胆实施先试先行,加快广西金融开放合作步伐。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走出去和区内金融机构、企业赴境外融资。支持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融资合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探索建立与东盟、南亚国家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交流互访机制,着重举办好第九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积极打造开放交流合作平台。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引导各类资源要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开行广西分行以中国—东盟银联体为合作平台,向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12家境外金融机构发放21亿美元,支持了近百家中资企业在东盟国家开拓矿产、化工、贸易市场。在柬埔寨加华银行搭建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签订30亿元境外人民币合作谅解备忘录,目前已发放2.3亿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国开行广西分行还积极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和企业拓展熊猫债业务,成功发行国内首只“一带一路”债券,专项支持天津优联集团在柬埔寨投资的“柬埔寨滨海旅游度假特区一期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企业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开展人民币债券融资提供了范本。
疏通跨境金融渠道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根据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作为国际通道、战略支点和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工行广西分行积极谋划服务“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合作交流等方面谋篇布局,搭建服务新架构。推动工总行与广西区政府签订《“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在广西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装备制造业、跨境经济合作、国家级口岸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层级。出台《“一带一路”区域信贷指导意见》,明确将涉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公路、铁路、电力等重大项目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出台《“四市一区”重点城市行发展指导意见》,将南宁、柳州、桂林、玉林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分行作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点城市行,从信贷投向、资源配置、信贷准入、流程优化、创新发展、行内协助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政策支持。
农行广西分行进一步拓宽农业银行在东盟国家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代理行网络,加强与东盟国家银行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将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行扩展至所有东盟国家,实现跨境人民币清算、交易、融资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依托广西人民币对越南盾银行间区域交易市场,打造全国农业银行越南盾定价中心和平盘中心。逐步将东盟货币中心发展成为全国农业银行越南盾清算和交易中心,将越南盾挂牌、清算和交易延伸至滇桂边境地区所有边贸行,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边贸结算、结售汇、越南边贸账户人民币购售等各项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中行广西分行致力于推进跨境金融的渠道建设,先后与新加坡、雅加达、曼谷、马来西亚、马尼拉、金边、胡志明等中行的多家东盟分支机构建立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关系。2017年1月,文莱分行设立,实现了中国银行集团对东盟十国机构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同时,中行广西分行还发挥在系统内毗邻越南的地理优势,与15家越南的商业银行建立了直接的跨境人民币边贸结算代理关系,形成了跨境金融业务联动快速反应机制,多次满足区内企业不同类型、不同币种的各类复杂金融需求。
为提高广西全区金融机构的跨境人民币清算能力,2015年,人行南宁中心支行运行广西区域性跨境人民币业务平台。中行广西分行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并成为人民银行业务平台的主代理行,为全广西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代理清算服务。此外,广西中行的“中国—东盟人民币业务中心”,被授予以特许参与者身份加入到广西金融电子结算综合业务系统,承接广西同业跨境人民币转汇业务,为广西各金融机构提供更高效、优惠的清算服务。
面对“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以及传统信贷规模增长的制约,各家银行充分发挥强大的资金、品牌、渠道,开发出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加大对“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5月23日,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与建设银行签订了《中国建设银行支持北部湾开放开发金融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十三五”期间,中国建设银行将积极发挥集团优势,加强母子公司以及境内外分行之间的联动,搭建多元化的资金平台,充分发挥建设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向广西北部湾区域提供不低于4000亿元的融资总量支持。除此之外,建设银行各子公司还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广西建工集团等8家广西重点企业在现场签署了专项合作协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建设银行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信贷支持政策》等专题性指导政策,明确将“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特色优势产业等列为重点服务领域,给予大力支持。在坚持基本建设贷款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建设银行综合运用理财、债券、基金等多种新型投行产品与工具,不断丰富融资手段,多渠道积极为广西“一带一路”建设筹措资金。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央行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和推广有望加快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发展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棚改三年计划总体进展顺利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