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做强主业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庞东梅 发布时间:2017-06-06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陈建雄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趋稳迹象比较明显,这与我国技术升级,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1至4月份,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向好,包括出口、汇率等主要目标都向好,不良贷款的企稳与之密不可分。
据此前调研,此轮最早出现不良贷款攀升的地区——浙江温州等地,经济已经明确趋好。
业内人士表示,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以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扩围等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不断拓宽,将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作为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应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经营核心业务拓展力度,在积极收购不良资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处置不良资产,加大创新的力度。
以中国东方为例,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板块是2016年中国东方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包括收购处置、收购重组以及不良资产为基础的另类信贷、股权投资、特殊机会投资等业务。
陈建雄表示,中国东方把今年新增业务量的60%回归主业,经营不良资产,体现了中国东方贯彻银监会回归主业的要求。
据了解,重组并购是中国东方最强的业务领域。中国东方的银行、租赁、证券、信托等牌照的获取,并非通过收购相关金融机构,而是通过重组并购拿到金融牌照。
从允许成立一家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到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二胎”的放开;从“不得对外转让”到允许“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再到批量转让门槛的降低,政策的不断松绑,推动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涌现。不良资产市场主体日益丰富多元。
随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加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地方不良资产的经营,除了依靠分公司加大地方不良资产市场的拓展力度之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还积极与地方合作,主动参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
比如去年,中国华融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了华融晋商资产管理公司,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了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据陈建雄透露,今年以来,中国东方积极参与地方资产的合作处置,分别与宁波、苏州合作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目前还与天津、内蒙古自治区等其他地方政府商谈合作事宜。
中国东方业务管理一部总经理助理钟彬表示,东方资产凭借自身在不良资产运作管理方面丰富的专业经验和优势,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通过多渠道、多主体、多手段,更好地解决防范金融风险、化解区域不良资产等核心问题。
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公布七省市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的通知,涉及省市为云南、海南、湖北、福建、山东、广西、天津。这份通知同时还明确,批量转让是指金融企业对3户及以上不良资产进行组包,定向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而此前有关规定是10户。
钟彬表示,这个政策的出台降低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门槛,有利于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置进度和区域不良资产问题的化解。长期来看,符合国家加快推进去产能、企业债务重组和僵尸企业金融债权处置的总体要求。
门槛的降低,对不良资产市场的参与主体而言,影响有所不同。
钟彬表示,一方面随着包括降户数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更加丰富灵活;另一方面,对于自身体量和消化能力相对有限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最低户数下调实际上调动了其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积极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一级市场活跃程度将大幅度提高。
对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讲,这一政策的调整,可能促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自身在处置手段、运作经营、分销网络、处置资源等方面,本身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钟彬说。
从长远看,户数调整的政策,可以调动多方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不良资产的处置实践创新,促进国内不良资产市场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继中国信达、中国华融相继完成“股改—引战—上市”三步走,其余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去年顺利完成股改,下一步如何走备受关注。
陈建雄表示,在工作层面上,引战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准备,中国东方已经开展了第一轮非约束性的报价,收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热烈反响,即将在6月份开始第二轮正式报价,根据当前的工作安排,中国东方将于2017年年底完成全部引战工作。
中国东方引战上市办公室副总经理江月明表示,中国东方对于战略投资者的要求,主要是希望引入具有相应品牌实力和与中国东方具有高度战略契合度、能够与中国东方引入后产生“化学反应”的战略投资者。从目前投资情况来看,主要是一些非常有实力、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央企业和重要的地方国有企业以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外资投资者。
据介绍,在引战过程中,中国东方会考虑下一步上市的情况。至于境外还是境内上市,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上市的方向是明确的。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探路供给侧:广东这样处置债务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