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落户思维 坚持市场导向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刘泉江 杨毅 发布时间:2017-06-15
业内观点认为,对市场中期的走势不必过分悲观。
第一,目前股市的回调更多是受资金层面的因素影响,并非经济增长出现了系统性问题。
第二,从房地产投资、制造业产能周期、出口等因素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好于当前市场的预期。
第三,考虑到通胀并不高、经济增长相比一季度有所回落,近期资金偏紧的状态并不受基本面支持,而更多是出于金融去杠杆的考量。
打破散户思维 坚持市场导向
“近期市场的回调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股市回调更多是受资金层面的因素影响,而并非经济增长出现了系统性问题,对于市场中期的走势则不必过分悲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市场仍然坚持新股发行的节奏和力度,不根据市场涨跌调节新股节奏,打破了此前“市场跌、新股缓”的“散户思维”预期。王汉峰向本报记者表示,在此基础上,沪深股市还应坚持市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惩前毖后。
四因素造成市场回调
相比表面上的股市持续回调,下跌行情中呈现的综合性特征对于“把脉”沪深股市运行或许更为重要。“自今年3月底以来,受国内金融去杠杆、强化金融监管等因素综合影响,A股出现了一轮持续的回调,这其中有几方面的特征值得关注。”王汉峰向记者分析称。
首先是蓝筹股回调幅度小,高估值中小市值股票回调幅度大;其次是价值蓝筹逆势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持的概念股、题材股持续回调;另外,在A股调整期间,资金通过互联互通渠道流入港股有加速迹象,港股继续大幅跑赢A股。
而引发近期市场回调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在中金公司内部,至少有四方面的原因已经成为共识。第一,此前周期性板块在中国经济复苏预期下较长时间持续跑赢市场,今年一季度数据公布之后,市场较多参与者预期经济增速将明显回落,商品价格出现了一轮明显回调,导致股市周期性板块出现回调;第二,房地产调控在一二线城市的蔓延和升级,引发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心;第三,自今年3月底以来,金融去杠杆、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金融反腐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市场短期资金偏紧、短期资金利率加速上扬;第四,从外围来看,东北亚地缘风险、美欧政治与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等,也导致了阶段性的波动。“其中,我们认为第一点和第三点是较为主要的原因。”王汉峰向本报记者表示。
市场中期走势不必悲观
而对于当前股市运行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王汉峰认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一表述,放在中期的期限内成立的概率更大;而市场短期波动受情绪和资金波动较大,对经济的预示信号并不明显。
“本轮A股调整,我们认为除了受市场对增长预期变化的影响之外,更重要还是由于金融去杠杆的强化导致市场流动性偏紧引致。”在他看来,目前债券收益率曲线整体上扬且短端利率几乎接近长端利率、收益率曲线几乎平坦化,而与此相对应,中国通胀与经济增长相比一季度均有所回落,这表明并非基本面原因导致市场资金面紧张,而更多是政策主导金融去杠杆所致。到目前为止,从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量支持及资金利率水平来看,金融去杠杆导致的资金偏紧尚局限在金融市场本身,对实体经济尚未造成明显伤害,但如果这一情况持续,有可能会对实体经济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下一步的股市运行,中金公司认为,对市场中期的走势不必过分悲观。第一,目前股市的回调更多是受资金层面的因素影响,而并非经济增长出现了系统性问题;第二,从房地产投资、制造业产能周期、出口等因素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好于当前市场的预期;第三,考虑到通胀并不高、增长相比一季度有所回落,资金偏紧的状态并不受基本面支持,而更多是出于金融去杠杆的考量。进入第三季度、随着“十九大”临近,市场流动性可能会有所缓解;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调,A股估值压力已经明显降低,整体并不高估。
坚持市场化制度建设导向
近一年时间以来,A股市场监管政策方面,新规频发、新政不断,但哪些政策和制度上的变化是值得市场关注的呢?“强化金融监管,加强信息披露,打击虚假信息、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规范杠杆融资和产品、加强机构投资者流动性管理,有助于防范未然;坚持新股发行的节奏和力度,不根据市场涨跌调节新股节奏,打破之前‘市场跌、新股缓’的‘散户思维’预期。”王汉峰表示。
此外,对于近期发布的股份减持的新规,王汉峰认为,短期对市场情绪有一定的支持,但需要根据市场节奏全面评估其正面和负面影响,尤其是后者。“从市场建设的角度看,本轮股市对于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启发在于,一是要坚持市场导向,二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惩前毖后。”他表示。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品牌构建现在与未来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