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品牌构建现在与未来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6-15

摘要:  “我是机器人小智”“我是机器人小慧”……  走进一些农商银行旗舰网点明亮的厅堂,人们常会看到憨态可掬、款款而行的机器人身影。  虽然名称各有不同,虽然这些机器人只能端茶接水、简单问候、提供产品介绍...

  “我是机器人小智”“我是机器人小慧”……

  走进一些农商银行旗舰网点明亮的厅堂,人们常会看到憨态可掬、款款而行的机器人身影。

  虽然名称各有不同,虽然这些机器人只能端茶接水、简单问候、提供产品介绍,在厅堂扮演着活跃气氛、提升农商银行形象的角色,但却展示了农商银行借助人工智能、向“未来银行”蜕变的勃勃雄心。

  银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受来自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网络银行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随着客户更少地使用现金和银行卡、更多地享受移动金融和扫码支付的便利,银行业的传统服务方式遭遇到了严峻挑战,银行网点撤并、柜员转型和被裁减,在全行业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从“威尼斯银行”诞生至今,437年未曾改变的银行业,现在开始了面向“未来银行”的颠覆性变化。

  未来银行就像万能的机器猫口袋,你想要啥就给你掏啥。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在未来银行的应用场景中,数字货币的应用、虚拟网点带来的服务随行、生物识别技术的运用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都会变得唾手可得。在他看来,未来银行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万能服务。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服务机构,它将包括家庭、商务、医疗、教育、游戏、旅游等各种类型的综合服务。二是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是指银行的服务场景无处不在,就像是客户不离不弃的伙伴,无迹可寻是指未来的金融服务是数字化的、虚拟化的,摆脱了一切硬件形式。

  无独有偶。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日前也表示,未来银行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将依次通过前端接触器、金融服务商、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提升的服务效率、大数据的资产安全、区块链连接的网络化和平行化,最终到达客户。这就需要未来银行构建4种基本能力,第一是以数字为主的洞察力,第二是综合性的客户体验,第三是完全数字化的市场营销,第四是完全数字化的运营。

  其实,说到数字化,首先就是数字货币的发展。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撰文称,数字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出于信用和安全性的考虑,央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目前,央行旗下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开始运作;新近发布的《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也特别强调,要在数字货币等重点领域,争取主导1-2项国际标准研制……从我国对待数字货币的发展态度不难看出,数字货币的应用将是必然。当人们的钱变成一串数字,没有固体货币了,人们的金融需求和行为习惯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变化又会给银行业带来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货币的诞生将为“未来银行”的出现奠定坚实基础。

  不仅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在为未来银行的发展助力。所谓金融科技,就是用新技术提供或优化金融服务。比如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或颇受大众关注的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等就是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而机器人的迭代,也将会更快替代银行职员,最终改变银行的服务形态,解构整个银行业,将出现钟伟所说的“万能服务”和“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的“未来银行”。

  就农商银行而言,谁能转型为“未来银行”,取决于能不能抓住互联网金融在强监管下遭遇寒流的窗口期,让类似直销银行等新银行业态获得井喷式发展。事实上,目前不断增加服务功能的直销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就颇有“未来银行”的味道。比如,越来越多的直销银行尝试增加生活缴费、汽车保险、房产评估、医院挂号等消费场景,有的农商银行干脆想通过一个app搞掂一切,这样的想法如果能实现,这种能搞掂一切的app已接近于“万能服务” 的“未来银行”了。

  虽然,短期内,银行业尚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银行也不会一夜间降临。但金融科技的发展,会从量变到质变,慢慢蚕食传统银行业,最终重新定义整个金融业。农商银行能做的,就是紧跟科技步伐,以未来银行的视角,洞察行业趋势,不断提供综合性客户体验,提高数字化在业务中的渗透率,通过数字化营销和运营,抢先一步,布局未来。


  农信社强化特色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策略

  戴尔在他的《戴尔战略》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成长时,如何还能保持创业者的精神?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在管理上遇到的神秘的事,是文化。”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哲学为主导,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道德为准则,以企业环境为保证,以企业形象为重点,以企业创新为动力的系统理念综合体。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在农村信用社中逐步建立和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培育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对提升农信社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现阶段构建农村信用社的特色企业文化提出以下建议:

  明确农信社文化的定位

  首要的重心是应对农信社支持三农的精神、价值观念、经营宗旨、经营目标进行精准定位,确立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特色精神文化,宽厚融洽、助人为乐、共同提高的农信价值观念,以支持、促进地方三农经济发展为已任,以取得自身经济效益和区域社会效益双赢的经营服务宗旨,以稳健合规经营促进业务持续发展,以内涵挖潜、外延拓展的经营方针实现终极经营目标。

  构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农信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与感情留人”的亲情化家文化的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实现同步成长,让员工在农信社有“成就感”“家园感”。树立特色鲜明的农信精神,通过全体职工参与培育和弘扬农信精神,为培育与弘扬农信精神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典型引路、领导示范、骨干带头、全员参与,在培育和弘扬农信精神过程中发挥先进榜样的作用;通过舆论宣传灌输,通过事迹案例引导,为培育与弘扬农信特色精神文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生存空间。

  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求得新的发展

  银行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银行品牌文化创新和银行业务产品创新。银行品牌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农信社的创新既是农信社品牌文化生命力的体现,又是推动农信社文化日趋成熟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业务发展的内在推力。农信社通过具有“三农”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为广大客户提供不断的特色产品创新,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信特色的品牌文化创新,促进特色文化和业务发展双丰收。

  增强信誉 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

  把提升优质文明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农信社的长期服务策略,不断创新能吸引客户的服务品牌,探索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在内部积极实施CS战略,即客户满意工程。同时通过“晨会”“周会”“首接负责制”“一站式服务”“客户回访制度”等措施,为不同客户层提供优质、满意的金融服务,努力创建卓越的农信社品牌形象。

  推行质量管理 导入CI设计

  在农信社逐步推行质量管理,优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设计。向客户提供可靠的、值得信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要,更好地创新金融产品,防范经营中产生的各种潜在风险,创造与国际金融接轨的条件。同时,导入CI设计,把企业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农信社来说,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强化农信社的核心价值观

  农信社首先要整合各种因素,确立正确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宣扬立足地方、服务小微、贴近“三农”、创新发展、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对已确定的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多种渠道、媒体进行宣传,使其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中,也让社会、市民、村民知晓了解。并且随着农信社的发展,要不断发展、丰富、完善其内涵。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员工管理制度

  员工为之忠诚的,不是某个领导,也不是整个银行,而是他们能够从中得到自我实现满足感的价值提升体系。这就要求农信社建立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配套、行之有效的价值评价发展综合体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个员工进行全面性的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系统的业绩档案。同时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多层次专业培训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为农信社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良好的展示发展平台。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民营钢企销售利润率回升至5%

下一篇:打破落户思维 坚持市场导向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