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缩表细节流出 美联储无惧疲软数据强势加息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刘燕春子  发布时间:2017-06-16

摘要:  美联储又一次加息了。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至1.25%,加息如约而至。事实上,市场对于美联储6月加息早有预期,相比...

  美联储又一次加息了。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至1.25%,加息如约而至。事实上,市场对于美联储6月加息早有预期,相比之下,市场更加期待在本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可以释放更多有关未来加息路径以及缩减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这次,美联储没有令市场失望。

  综观此次货币政策声明,市场讨论的焦点依然集中在通货膨胀率、加息路径以及缩表之上。近来表现疲软的通胀数据,一度令市场担忧6月加息是否将因此“泡汤”。然而,美联储的决策者们似乎并未过多考虑表现欠佳的通胀率水平。在会议上,美联储各位官员以8比1的投票比分,通过了加息25个基点的决议,唯一投下反对票的,依然是在3月货币政策上反对加息的明尼亚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鸽”派风格依旧。

  众所周知,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6月货币政策会议声明显示,美联储依旧延续了其5月会议声明中对于美国整体经济的乐观基调。美联储删除了5月声明中“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是暂时性”的表述,并在此次声明中强调,就业增长总体保持稳健、失业率下滑以及近几个月来家庭支出的增加和企业固定投资的继续扩张。

  在此情况下,5月通胀率表现欠佳的结果并未阻碍美联储加息的步伐。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下降0.1%,5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1%,两项数据表现均不及预期,市场担忧通胀率将进一步偏离美联储的目标水平。与此同时,美国5月零售销售环比下跌0.3%,创下16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国内需求的疲软或将成为阻碍美联储今年继续加息的障碍。

  然而,美联储对市场的担忧表现得颇为“淡定”。美联储主席耶伦认为,当前的通胀数据可能存在“杂音”,强劲的就业市场表现将为通胀率的升高创造条件。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也指出,“预计通胀率将在短期内保持在低于2%的水平,但在中期会稳定在2%的目标水平附近。”美联储官员表示,当前经济的短期风险大致均衡,对于通货膨胀率未来的发展,美联储将继续保持密切关注。

  在“通胀率低于目标水平”的这一决策障碍被排除后,美联储选择进一步加息也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继续维持了2017年加息3次的预期,这意味着市场仍可期待年内的下一次加息。另外,耶伦预计,未来美联储仍将采取渐进加息的模式,而2018年或将加息3次。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联储在今年信守承诺,已实现两次加息,第三次加息能否如约而至,则仍有待观察。大部分市场分析机构预计,美联储的第三次加息将于12月进行。加息路径大体已出,因而市场将关注重点转向美联储另一项庞大的“工程”——缩减规模约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此次美联储不但对外公布将准备开始缩表,并且公布了部分缩表的细节计划,令市场颇为惊喜。耶伦表示,只要经济发展符合预期,美联储很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始资产负债表正常化,今年将开始缩表。耶伦预计,缩表过程将是循序渐进的,并且希望市场不会对美联储的缩表行为作出过多的反应。

  虽然耶伦并未明确指出缩表的具体时间,但美联储缩表计划的部分细节已经公布。具体而言,美联储最初的缩减规模为国债每月60亿美元,机构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每月40亿美元,在未来的12个月内,每3个月两项债券分别增加60亿美元和40亿美元,直到债券规模分别达到美元3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

  对于未来美联储将何时开始缩表,市场众说纷纭。有分析师预计,由于更多的细节仍未公布,不确定性依旧,因此估计美联储将于今年四季度,甚至是12月才会开始缩表。然而,也有更加“鹰”派的分析机构预测,美联储最早将于9月正式开始资产负债表的正常化进程。

  “基于目前的缩表计划,预计美联储第一年缩表3000亿美元,之后每年缩表6000亿美元。从美联储资产相对比重、负债端资金需求规模和维持金融稳定角度看,资产负债表不可能缩减到金融危机前水平,预计缩减2.5万亿至2.7万亿美元,缩表将持续5年左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有鑫对本报记者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加快主要是为预防下一次衰退留余地。王有鑫认为,美国经济扩张周期已远超历史平均水平,美国股票市场领先经济增长,投资者风险偏好早已恢复,对高收益的追逐导致金融风险上升。美联储需要将利率提升到远离零下限,同时也需要让资产负债表远离应对衰退的状态,为未来应对新的风险、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做准备。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基金业协会:专题研究基金行业“营改增”相关法制问题

下一篇:加息“靴子”落地 美元并未“高升”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