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市场竞争力依旧 中资金融机构迎来发展新机遇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刘燕春子 发布时间:2017-06-28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已有20年。随着内地经济的不断发展,香港在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香港并未失去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是继续焕发着生机。
事实上,依托香港市场发展而发展的金融机构,更是成为了香港市场变迁的重要见证者,其中,作为中国工商银行全资持有的、唯一全牌照持牌机构的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国际”),不但经历和见证了香港市场的发展,更是在这片沃土中收获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近年来香港市场的角色变化、影响、金融市场建设以及市场热点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工银国际董事长丛林。
记者:您如何看待回归20年来香港金融市场的变迁?近5年来,香港金融市场发生过哪些重要变化?
丛林:回归20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香港连接国内外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早年间,香港的主要功能是为国内企业融资、提供资金以及帮助海外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时至今日,拥有内地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市值占香港市场股份总市值已超四成。香港不再单单扮演融资中心的角色,而是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中央政府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在香港进行各类资本账户改革开放的试验。过去5年,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香港成为国际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而这也是回归以来,香港在金融方面获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就金融机构市场地位而言,伴随着国内企业和投资人的崛起,中资持牌机构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百花齐放,并直接挑战着欧美持牌机构的地位。
近期,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里,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此外,据世界银行统计,香港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人均GDP由1990年的17434美元增加至2015年的56923美元,在全球各国和地区排名中,也由1990年的28位提升至11位,成绩斐然。而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香港也展现了强大实力。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统计,在2009年至2015年间,香港吸收外来直接投资额在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中一直稳居前四位,其中,2015年曾高居第二位。2015年,香港吸收外来直接投资达到1794亿美元,比同年内地吸引外来投资1356亿美元高出29%。“东方之珠”,依旧光彩耀人。
记者:工银国际依托香港发展,随着香港市场的发展和变迁,工银国际的业务和投资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工银国际又在香港金融市场建设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丛林:随着香港和全球市场的发展,全球持牌机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第一,盈利结构迅速变化,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周期性下降,投资和资产管理类业务作为盈利支柱的重要性大幅凸显。第二,经营模式迅速变化,领先持牌机构愈发注重主动负债,并通过保持适度杠杆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高效平衡。第三,业务模式迅速变化,持牌机构和商业银行的界限日趋模糊,“轻资产”的竞争力明显削弱,保持适度资产规模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司安全边际,还有助于实现投资资管业务和传统收费业务的良性互动。第四,国际化进程提速,虽然国际贸易萎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孤岛主义泛滥,但持牌机构的全球布局并未放缓脚步。第五,在全球格局剧烈演变、市场脉络纷乱复杂的今天,研究实力更加成为资产配置能力的试金石。
为顺应行业趋势,把握战略机遇,工银国际近年来加速转型,优化资源配置。第一,转换经营理念,适度做大资产规模,积极做强综合实力。第二,打破画地为牢,实现持牌机构、投资管理、销售交易和资产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第三,境内业务深度扩展,做大做强中国区,借力内外联动,深度挖掘内地业务机会。第四,全球布局战略落地,提高海外业务涉入深度,通过每一业务环节、业务条线的区域延伸,来实现全球布局战略落地。第五,经过持续努力,工银国际目前已拥有一支兼具丰富经验与独到视角的研究团队,市场声望蒸蒸日上。
另外,工银国际在顺应市场趋势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作为扎根香港的中资持牌机构,在香港金融市场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期看,据Dealogic数据显示,2010年10月至今,工银国际累计承销规模居在港中资持牌机构首位。从短期看,工银国际夺得近一年来大型H股(发行规模在8亿美元以上的)IPO承销规模排名桂冠。此外,工银国际积极推进“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业务发展,充分发挥香港区位优势,促进了两地互联互通。
记者: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何种角色?工银国际在“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丛林:“一带一路”倡议的付诸实施,意味着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需要互联互通,产业需要转型升级,经贸需要合作拓宽,而这一切将为各类服务行业创造大量机遇。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承担着国家“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意图。首先,香港作为国家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门户,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其次,在专业能力上,香港在金融、会计、法律、咨询以及旅游等领域优势明显,可为沿线各国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再次,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制度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粤港澳区域合作的优势。面对“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性机遇,香港可担当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将香港的海外辐射作用和资源优势带到沿线国家之中,在弥补自身实体经济空间不足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全球地位。相信在下一个20年,香港将继续展现她作为“东方之珠”耀眼亮丽的前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银国际选择立足境外,心系中国,作为连接境外优质资本与中国企业需求的纽带,工银国际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在投资与资产管理领域积累的合作伙伴储备,工银国际一只手能够牢牢牵住兼具精准判断与长远视野的专业境外资金;另一只手又能够依托母行与祖国大江南北优质客户相濡以沫的深厚友谊,及时把握中国资本布局全球的愿望与动向。两手相连,引入优秀的境外资本参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联合体,以股权投资配合境内融资工具,既可节约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可帮助中国企业突破跨境并购中面临的境外资金瓶颈。此外,在国际社会上存在对人民币汇率及唱空中国经济前景的杂音时,公司致力于及时地发出强有力的正面声音,正本溯源,以正视听,维护“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市场稳定。在此基础上,工商银行和工银国际可以进一步对并购联合体辅以并购融资、投贷联动,全面拓宽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融资渠道。
记者:香港作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何种角色?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哪里?
丛林: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香港发挥资金可自由流动的优势,成为国内各种资本账户开放措施的试验场、全球首个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区。此外,香港持续进行人民币产品创新,以保持其领先地位。时至今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互联互通安排,香港和国内的资本市场进一步连接,为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资本市场铺路搭桥﹐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外市场交流的门户,并且处于“一带一路”区域的中心点,香港必将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香港也可利用其领先的专业服务和强大的融资功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庞大的基建项目提供人民币融资。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首部投资者保护专项规章下月实施
下一篇:改革与发展 保险业绕不过去的话题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