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聚焦年报事后审查 强化落实一线监管 深交所针对年报提问超过6800个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刘泉江  发布时间:2017-07-11

摘要:  交易所一线监管正在不断强化。深交所日前全面完成上市公司2016年度报告的审查工作,统计数据显示,深交所共发出年报问询函990余份,发函比例过半,共向上市公司提出问题6800余个。根据公司风险程度和...

  交易所一线监管正在不断强化。深交所日前全面完成上市公司2016年度报告的审查工作,统计数据显示,深交所共发出年报问询函990余份,发函比例过半,共向上市公司提出问题6800余个。根据公司风险程度和问询函回函情况,深交所对外公开问询函及回函200余份。

  “年报事后审查一直是深交所履行一线监管职责的重要环节。”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有关部署,深交所今年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坚决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要求,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通过多样、有效的审查方式,不断强化上市公司年报事后审查。

  重点关注六大问题

  “从审查情况看,2016年度报告的审查不仅问询力度更大,而且关注面更广、更有深度。”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在2016年年报审查过程中,深交所重点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会计审计情况、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实现及商誉减值情况、信息披露合规性、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情况、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这六大问题。

  针对存在退市风险、重组后有业绩承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拟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等情形的公司,深交所高度关注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试举其例,深交所对某公司2016年四季度新增客户的大额销售高度关注,两次发函问询其交易内容及交易是否满足收入确认条件。而针对公司回复中关于客户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的信息前后矛盾的情况,深交所及时上报有关线索。

  在加强会计审计监管方面,深交所在审查中重点关注公司会计处理事项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防止会计差错对投资者决策造成影响。同时,深交所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督促其归位尽责。

  例如,深交所关注到某公司在年底拟通过出售子公司部分股权产生投资收益而盈利,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交易对价和应享有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不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而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公司拟计入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不符,且通过实现盈利保壳的目的较为明显。

  对此,深交所连续三次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同时要求年审会计师、财务顾问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近年来,并购重组高估值、高溢价现象往往伴随着交易各方的业绩对赌,标的资产无法兑现业绩则成为部分公司发展的重要隐患。在此背景下,交易所重点关注了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实现及商誉减值情况。

  对于年报中披露已完成业绩承诺的公司,深交所通过审查公司重组前后客户变动、毛利率是否出现异常、是否变更审计机构等情况,发现个别公司可能存在利用销售造假、资金循环等手段“兑现”业绩承诺的问题。

  此外,深交所结合标的公司经营情况、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对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准确性进行逐一排查。

  强化社会责任信披审查

  上市公司是否按照年报编报规则的要求,完整披露管理层讨论分析、重大事项等重要内容也是交易所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对于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披露义务等违规情形,深交所重点关注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事实上,深交所还关注了相关公司对行业信息披露的执行情况,引导公司持续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

  其中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则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情况。在审查过程中,深交所重点了解上市公司“三会”运作及董监高勤勉履职情况;关注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的合规性,针对可能存在现金分红不合规情形的公司,逐家问询并要求限期说明;查看公司关联交易是否履行了必要的审议程序,是否在授权额度范围内;关注公司股东、董监高及其他相关方承诺完成情况,对未履行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等承诺的情况及时公开。而针对存在控制权之争情形的公司,深交所重点关注公司是否存在损害股东利益、限制股东权利的情形。

  在强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审查方面,深交所对上市公司开展节能环保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关注。对于部分公司属于环保部门监控的重点排污单位,但未按照相关规定披露环境信息的情况,深交所发函督促公司进行补充披露。与此同时,深交所还对上市公司践行精准扶贫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

  推动审查方式升级

  事实上,在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事后审查过程中,深交所通过采用多样、有效的审查方式,较大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高度重视2016年年报事后审查工作,为此精心布局、提前部署。”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深交所先后完成实施分类监管动态调整、推进风险预判、制定审查方案、优化审查系统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对重点公司及审计机构进行约谈,确保年报披露和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事后审查中,深交所依托分类监管评级体系,基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等维度下的四十余项指标,对公司风险进行预先排查分类。

  在此基础上,深交所进一步优化审查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在总结历年监管审查实践的基础上,深交所建立了年报审查辅助系统,有效分解年报审查步骤和关注要点,并实现审查过程全面留痕。与此同时,已经完成建立的财务指标智能审查辅助系统,则实现财务指标的历史纵比和行业横比,为监管人员提供财务违规线索。

  此外,深交所建立会计审计监管案例库,将以往具有代表性的监管案例进行总结并录入系统,实现监管经验的传承,确保监管尺度的统一。

  据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年报事后审查过程中,深交所紧盯上市公司重要违规线索,一旦发现,立即启动处分程序。这些重点关注的情形包括:业绩变脸、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以定期报告代替应当履行的临时报告披露义务、相关方未按规定履行承诺、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等。

  统计数据显示,深交所共对46家公司启动纪律处分程序,向近100家公司发出监管函。共有340余家公司根据监管要求发布补充或更正公告。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以身试法从事内幕交易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终遭重罚

下一篇:融创买买买一年半并购花掉1355亿 钱都从哪来?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