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新股 > 热点

A股分化行情并非IPO惹的祸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7-14

摘要:  目前,A股市场的“一九”分化效应仍在持续,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不断下跌,而少数蓝筹股却持续创新高。  有人将此局面归咎于IPO速度过快,并呼吁再次放缓或暂停IPO。这种把IPO作为调节股市的声...

  目前,A股市场的“一九”分化效应仍在持续,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不断下跌,而少数蓝筹股却持续创新高。

  有人将此局面归咎于IPO速度过快,并呼吁再次放缓或暂停IPO。这种把IPO作为调节股市的声音已非首次。

  不可否认,IPO发审速度的快慢跟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密切相关,其最直接顾虑无非是IPO对二级市场的“抽血效应”。可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IPO的融资规模每年仅有1000多亿元,而2016年再融资的规模甚至是IPO的10倍。

  监管层率先意识到A股融资结构的不平衡,并很快采取措施,包括颁布重组新规、再融资新政等一系列抑制措施。今年上半年,IPO和再融资的融资规模差距明显缩小。数据显示,按发行日统计,2017年增发募资3985亿元,IPO募资1141亿元。差距从2016年的10倍骤降到3.5倍。

  不仅如此,在增发受控之下,整个A股的融资规模也大幅下降。今年A股的融资规模合计5886亿元,同比下降35%。即便这样,A股90%左右的股票仍跌跌不休。于是,人们又把目光聚焦到IPO身上,并建议暂停或暂缓。

  事实上,眼下的局面并非全是IPO惹的祸。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退市制度难以有效推进的情况下,一些壳股屡屡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戏码,它们不仅年年亏损、债务缠身,还有一些备受诟病的财务造假、关联交易等违规行为,即使这样还享受着十亿元的壳费待遇,未上市数企业虽然资质比这些壳股好,但是因为没有“上市公司”这张船票,无论是估值还是融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

  2016年公布的重组新规,对壳公司可谓致命一击。自此,壳股跌跌不休,壳价值也一贬再贬。这也令并非壳股的其他上市公司包含的壳价值相应贬损,因此整个A股的估值下移,投资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

  以往炒壳、炒概念的打法因而不再适应新的市场风格,而蓝筹股成为资金的最爱。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波“一九”效应中,数量少的好公司反而不断创新高,而数量众多的壳股、概念股、业绩不济股则不断创出新低的重要原因。

  随着虚高壳费的贬值带来的股价回落,令中小股民遭遇沉重的打击,不过这也有望纠正中国股市的赌性投机行为,这需要各方的努力和坚守。如果此时监管层和中小投资者不能忍受由此带来的阵痛而再次暂停IPO或放开重组新规,就可能令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会令注册制的推出难上加难。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中签首日能赚1万5 本周9只新股这只最有肉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