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公司中报预喜 创业板业绩增长今后或承压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杨毅 发布时间:2017-07-18
随着上周多家公司正式发布中报,A股逐渐进入中报季。目前有6家上市企业发布了2017年中期业绩,虽然仅为冰山一角,但是不少公司已经对中期业绩进行了预报。据统计,截至7月14日,沪深两市A股已披露半年报预告公司总计2031家,整体披露率约为61%,整体预喜率达73.5%。
逾7成公司业绩预喜,这为投资者把脉下半年A股市场与投资布局又添了些许线索。分析人士表示,各个行业“龙头”的投资价值被慢慢认可,这意味着投资的逻辑开始从公司的短期基本面转向了中期的行业竞争格局重构。在这种逻辑下,行业竞争格局重构、优势企业中长期的行业地位将成为今后关注的重点。
盈利不达预期受市场“抛弃”
虽然正式的中报业绩还在陆续披露之中,不过2000多家公司的预披露数据仍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信息。截至7月14日,全部A股披露2017年中报业绩预报共2031家,其中续盈186家,预增630家,略增544家,扭亏132家;预减124家,略减192家,续亏139家,首亏84家。其中可以算作“预喜”的为扭亏、预增、略增、续赢一共1492家,占比73.5%;其他几类较差的业绩预警占比26.5%。
从当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看,一线龙头表现为稳增长特点,二线龙头内部分化相对较大,强者愈强。在目前全市场盈利增速逐季下行的大背景下,市场给予盈利不达预期的公司“惩罚”较大。
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2017年,全部A股的盈利增速会从2016年的8.4%进一步上升至12.8%,这将是A股盈利增速连续第二年上行。但是,分季度来看,同比增长的高点在2016第四季度,2017年各季增速逐步下行,这主要是因为PPI等价格因素同比见顶后,周期板块对盈利增速推动作用明显衰减。
因此,在A股整体盈利增速下行的背景下,盈利不达预期的公司或将受到市场的“惩罚”。以公布情况相对比较充分的业绩预报为例,中信证券研究部统计显示,预喜的公告发布后当天,对应个股的相对沪深300收益率平均数要明显高于其他几类预警情况。其中“扭亏”和“预增”在公告后基本都是有相对正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预警类别占比不多,可一旦出现续亏、略减、预减、首亏这四类公告的公司,当天平均都会出现很明显的相对负收益,特别是后三种预警类型,公告当天相对沪深300的相对收益平均值大都在-2.7%至-3.2%之间。
稳定的现金流是重要加分项
2017年以来,A股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风格上不断向价值和防御类型靠拢。市场人士称,A股市场在结构上主要呈现出3个特点,即价值战胜成长、大盘战胜小盘、通胀不敏感类战胜通胀受益类,业绩成为上半年驱动股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兴业证券分析师王德伦表示,从今年上半年表现强势的板块来看,分化不仅体现在行业间,更体现在行业之内。从行业角度来看,高ROE和ROA代表着行业经营效率稳健,如食品饮料、家电、汽车、医药等均是表现优异的品种。
从今年下半年的配置角度来说,王德伦称,可在制造业中寻找拥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在消费类板块中寻找国内市占率高的品牌企业;此外,银行、保险、券商中稳健的龙头股有望持续受益,相对收益明显。
为了降低投资者“踩雷”概率,有券商分析人士建议,在业绩增速相对稳定的价值板块中谋求确定性溢价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业绩超预期品种。
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秦培景进一步表示,稳定的经营现金流是重要的加分项。“盈余管理现象使得弱市环境下更容易出现业绩‘地雷’。”秦培景称,A股目前的盈利质量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即便考虑非经常性损益也无法完全排除盈余管理的影响,而经营性现金流则是相对不容易调整且真实的指标。因此,在行业和个股选择时,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是重要的加分项;可以关注经营性现金流比较稳定的行业。
并购并表减少或致创业板增速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创业绩预告基本披露完毕,可以对中小创业公司2017年上半年盈利情况提供较好的参考。数据显示,中小板、创业板业绩增速稳中有降,并且权重股业绩明显下滑,拖累板块整体表现。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统计,多只创业板权重个股2017年上半年业绩承压,拖累了板块整体表现。在前20大权重股中,15家公司二季度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放缓,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具体来看,创业板第一大权重股温氏股份受到H7N9事件及农业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73.71%至77.86%;第二大权重股乐视网深陷信任危机,上半年预计亏损6.36亿元至6.41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25%。此外,东方财富、网宿科技和掌趣科技等TMT行业公司均出现业绩连续下滑。
但另一方面,信维通信、长信科技和利亚德等电子行业优质白马股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良好业绩表现,连续多个季度实现超过100%的业绩增长,成为创业板权重股整体低迷中的一抹亮色。
值得关注的是,分析人士称,创业板业绩增速下滑的主因之一是并购并表的减少。据统计,有39家创业板公司在中报业绩预告中明确表示增长主要受益于并购并表,他们上半年净利润预告中值为45.1亿元,同比增长63%。按照这个口径计算,这些受益并购的上市公司只贡献了创业板全体上市公司业绩增量的23%,较2016年大幅下滑。
“创业板并购的主要来源是收购,2016年,132家新增被收购的公司以及71家在2015年已经并表的公司合计为创业板贡献124.7亿元利润增长,贡献了整个创业板业绩增量的67%。”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表示。
但张夏又表示,截至目前,2017年完成或正在审核过程中的项目仅有77家,就算这些公司年内都能顺利完成并购,那2017年并购公司并表对创业板业绩的贡献仍会下滑。更进一步的是,2017年以来,并购愈发难做。2017年初至今仅有30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并购预案,较2016年大幅下滑。可以预见,2018年并购给创业板带来的业绩贡献将会进一步降低。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