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创+创投”协同发展 PE/VC自律管理成效初显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刘泉江 发布时间:2017-07-20
实践证明,我国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是符合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创新监管模式。私募基金面对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主要依托于自身的诚信、合规风控和专业能力,与公募基金相比,风险外溢性相对较弱,不能依赖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因而更加强调基金自治、行业自律,更依赖持续诚信记录和信用积累的市场约束机制。
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再次为“双创”加油续航,也为PE/VC参与助力“双创”创造了有利的成长环境。
“当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的产业集群,就是培育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新动能。积极支持创新创业,既是私募基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要求,更是私募股权投资实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功能的内在需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张小艾在“2017中国创投夏季峰会暨首届创业融资交流展”上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天使投资、创业投资(VC)还是私募股权(PE)及并购投资,在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和时点,可提供从资本到人才再到人脉、市场、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资源,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新生”和跨越式发展。
行业自律助力创投基金规范发展
“作为基金行业的全国性自律组织,近年来,基金业协会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在不设行政许可、没有政府信用背书的条件下建立行业自治这一中心任务,在引导、支持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张小艾称。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登记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19708家,备案私募基金56576只,实缴规模9.46万亿元。其中,已登记创业投资管理人989家,已备案创业投资基金2966只,实缴规模4911.41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数量与规模较2015年末分别增长100%、107%。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成就与私募基金行业实行自律管理及引导私募基金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事实上,2014年以来,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经历了“类牌照管理—全口径无门槛管理—规范性持续管理”三个主要阶段。业内人士对行业现状、问题和自律工作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并逐渐形成共识。
实践证明,我国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是符合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创新监管模式。张小艾表示,私募基金面对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主要依托于自身的诚信、合规风控和专业能力,与公募基金相比,风险外溢性相对较弱,不能依赖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因而更加强调基金自治、行业自律,更依赖持续诚信记录和信用积累的市场约束机制。
2016年2月份,基金业协会发布“二五公告”进行规范化持续性管理,优胜劣汰效果显著。一方面,注销了超过1.3万家无展业意愿及专业能力的“僵尸”登记机构,加强信息报告和事中事后管理,短期内建立起行业持续信用积累机制;另一方面,机构登记备案热情不减,私募基金实缴规模增速不减,行业结构深度优化,机构主动合规意识逐步提升,行业的社会认可度日益提升,开始步入有序、健康、快速发展阶段。
PE/VC管理人及产品登记备案效率高
不过,登记备案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效率曾一度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但整体而言,协会登记备案效率仍然较为合理,并且也一直在改进和提高。
统计显示,办理通过的私募机构平均退回补正次数为2.1次,超七成的申请机构补正次数在两次以内,不足5%的机构需要补正超过5次;备案通过的私募基金平均补正次数为1.43次,近9成的补正次数在两次以内,超过六成产品无需补正或补正1次。
事实上,为提升私募机构申请效率,基金业协会还进一步优化了系统功能。数据显示,自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上线以来,新办理通过的私募机构3603家,新备案通过的私募产品6548家,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已经全面实现常态化。
值得注意的是,办理通过各类管理人中私募股权(PE)、创业投资基金(VC)管理人效率最高,平均补正次数2.04次,高于整体水平。备案通过的各类私募产品中则是创业投资基金效率最高,90.18%的创业投资基金补正次数不超过两次,超七成无需补正或1次补正即可通过;而投向非标债权的其他投资基金备案效率低,仅56%备案通过的基金补正次数不超过1次。
“基金业协会将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积极践行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通过进一步明确标准、优化流程、充实人员、规范行为、增加透明度、畅通沟通渠道等措施,持续提高登记备案效率和客户体验。”张小艾称,下一步,基金业协会还将推动和会同有关方面,持续优化管理规则、服务流程和标准,加快解决问题。
差异化服务推动“双创+创投”协同发展
而针对创业投资的规律、特点,基金业协会还将探索实行差异化的自律管理和服务,推动形成“创业、创新+创投”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
一方面,鼓励创业投资类会员机构积极参与协会内部治理,优先办理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入会申请。在此过程中,协会成立了早期投资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天使投资联席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
通过汇聚行业知名专家,完善行业专业化治理体系,提升行业自治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今年7月份首次举办的创业投资及早期投资百人论坛,为创业投资界搭建了深入沟通交流的平台。
另一方面,推动改善创业投资发展的制度环境。“比如,研究推动妥善解决三类股东问题、创业投资机构反向挂钩机制;支持私募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制度创新,拓展私募机构业务范围;推动各方深入研究出台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投融资效率及促进长期资本形成的公平、中性税负机制;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利用大数据服务于各类优惠政策的落实;全面宣传早期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树立行业正面形象等。”张小艾表示。
为了贯彻落实好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基金业协会将进一步深化和优化对私募基金行业的自律管理和服务工作,引导和支持私募基金不断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同时,将私募基金的风险防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对私募基金风险的监测监控和预警处置。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险资资管业务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