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or富 哪个才是万恶之源?
来源:好规划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7-27
很多祸端,其实都是因「钱」而起。
然鹅,这桩桩件件的“恶”,到底是因为穷,还是因为富呢?
下面来听听两方的不同观点吧~
“穷凶极恶”队——
穷,才是导致人变坏的万恶之源。虽然穷人属于弱势群体,受到的同情怜悯和舆论倾向较多,但是,很多恶都是因穷而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积累的初期都是血淋淋的。很多穷人为了得到钱,手段会更加不顾一切的歹毒,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就是在说这个道理。
并且,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如上图),穷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满足自己最低等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对自我价值、尊重、情感方面的精神层面需求就相应减少。不同于那些富人,就算有着动物的原始本性,也会因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在外包裹一层华丽的道德或慈善外衣。退一万步说,就算都是刀子,软刀终究比硬刃伤口更小,更柔和些。
“为富不仁”队——
古语有云,仁者不富,富者不仁。人一有钱就变坏,这是被普罗大众所认可的观点。正因为“富”,谋划“大恶”精力就更多了。对于穷人来说,顶多不过是为了温饱去做些小恶。其实现实情况中,更多的普通人或穷人也就是抱怨社会不公平而已,并未有什么作恶动机和能力。而那些惊天的钱权交易,不都是富人捣鼓出来的么。
从历史上看,批斗的都是地主和资本家,团结起来的都是农民这些无产阶级。虽说这带有一定的政治偏向,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富人的恶远比穷人大的多。在现代,也有很多关于穷和富的课题研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曾在《心理科学》杂志发表一篇论文,“大公无私的根源和好处”(Roots and Benefits of Costly Giving),和咱们今天的主题相似,就是通过实验来看看到底是穷人善良还是富人无私。实验过程如下:
研究人员找了74个儿童做实验。在大约2小时的实验中,孩子们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任务,可以逐渐获得20张奖劵,这些奖劵可以换取一个真实的大奖,奖励有两种选择:一是想兑奖的话,可以用自己的奖劵去兑;二是如果愿意,也可以捐出一些奖劵给一个因病不能来实验室获取奖励的孩子,想捐多少都行。然后,研究人员远离孩子们,以便每个孩子能够私下决定捐出多少奖劵。
结果是,这74个孩子中有40个孩子捐出了至少1张奖劵。而且,反倒是越贫穷的孩子捐得越多。调查发现,家庭收入每增加15000美元,来自该家庭的孩子便少捐出约1/3张奖劵。实验最后的结论是:穷人家的孩子比富人家的孩子表现得更无私,且有更大的自主灵活性。
都说孩子是白纸一张,对于相对少沾染到烟火气的他们来说,这个实验更能反映出“穷”和“富”对人性的影响。
规划君说——
感觉都hin在理的样子呢……
其实我认为,小富才能即安。马爸爸不也说么,他从没想过当首富,反倒觉得一个月能有三四万块钱,住个小房子、有个车、再有个好家庭,就没有比这个更幸福的了。很多人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内心千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冷笑一声说爸爸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事实也许就是这样,财富和幸福感的临界点很难掌握,钱少了愁得慌,钱多了也不见得有多幸福,能做到财富刚刚好,还能稳步增长,才是人生赢家。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