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累积 美经济数据上扬“难救”美元颓势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刘燕春子 发布时间:2017-08-01
美国二季度年化GDP季环比增长率达到2.6%,增速是一季度的两倍之多,这令特朗普政府扬眉吐气。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下调了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至2.1%,认为美国经济的回暖依然无法掩盖其低迷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较低的薪资水平。事实上,在美国经济回暖表现的背后,多重风险因素仍在集聚,前景依旧不甚明朗。在此背景下,此前一度高歌猛进的美元再次跌入低谷,表现不佳,迅猛的涨势不复存在。
美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回升,令特朗普政府扬眉吐气。特朗普于今年1月正式入主白宫后,许诺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令美国经济达到3%的增长水平。然而,美国今年一季度1.2%的GDP增长率,无疑令特朗普政府颜面尽失。时间又过去三个月,美国经济出现明显回升,二季度年化GDP季环比增长率达到2.6%,增速是一季度的两倍之多。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此项数据公布的几天前,在7月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下调了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至2.1%,美国经济的回暖依然无法掩盖其低迷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较低的薪资水平。
美国二季度经济回暖 IMF“开药方”助力增长
美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2.6%的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个人消费支出、非住宅固定投资、出口以及联邦政府支出增加的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来自私人住宅固定投资、私人库存投资、州及地方政府支出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支出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支出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消费支出的增加成为拉动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然而,美国个人收入和消费增长的增长前景仍然存在隐忧。“二季度,美国个人收入增加1189亿美元,低于一季度调整后的2176亿美元的增长。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反映出薪资、政府社会福利、非农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个人利息收入以及农业主收入的下降。”美国国家统计局指出,在个人可支配收入方面,二季度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1221亿美元,增长3.5%,均低于一季度调整后的1763亿美元的增长水平和5.1%的增速。因此,有分析人士预计,在薪资增长水平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三季度个人消费或将有所放缓。
事实上,尽管美国已开始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泥沼,2017年经济表现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其未来所面临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IMF在最新的预测中,下调了美国的经济增速预期,一方面反映出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的疲软,更重要的是,IMF的预期调整,尤其是对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的调整,主要是基于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扩张速度低于先前预期,并且市场对财政刺激的预期也已有所减退等因素。
因此,IMF在其7月27日发布的报告中为美国政府提出10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其建议涉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政策改革以及政府监管等多项内容,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综合性经济政策、税收体系改革以及改善基础设施。具体而言,首先,IMF提出,财政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逐渐并且持续地减少政府财政赤字,同时提高财政收入并且减少支出。而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应当根据未来的数据信息,逐步提高利率。与此同时,采取可预见的和良好沟通的方式进行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操作,避免市场的剧烈波动。
其次,在税收体系改革方面,美国政府需要进一步简化税收制度,减少税收和降低税率,并且重新对其进行设计,以便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缩窄收入两级分化,并且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可以从广泛的联邦消费税、碳排放税以及更高的联邦汽油税中获得更多税收。
最后,IMF认为,美国政府应当改善其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阻碍了私人部门生产率的增加、长期经济的增长以及就业的创造。在政府降低财政赤字和债务要求的约束下,在维护、修缮以及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公共支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IMF指出。
美元表现疲软无力 政治经济不确定性拖累表现
事实上,在美国经济回暖表现的背后,多重风险因素仍在集聚,前景依旧不甚明朗。在此背景下,此前一度高歌猛进的美元再次跌入低谷,表现不佳,迅猛的涨势不复存在。衡量美元对十大主要对手货币表现的彭博美元即期汇率指数上周五跌幅达到0.46%,全周共下跌0.4%。相比之下,欧元借力美元颓势不断上扬,加之近期市场对于欧洲央行即将于10月开启缩减量化宽松政策讨论的预期不断增强,“鹰”派情绪浓厚,欧元一度创出近两年半以来的高点。
记者注意到,近期有三大因素令美元难获增长动能。首先,是美国的政治风险。美国司法部门和国会对于特朗普政府涉嫌“通俄门”的调查仍在继续。截至目前,仍未有明确证据坐实对于特朗普“通俄门”的指控,但这一政治风波仍如“定时炸弹”一般,令美元承压。
其次,是特朗普政府经济刺激措施的遥遥无期。日前,参议院未能通过医改法案,医改法案再度“闯关”失败,暂时未有明确的下一步计划。面对医改的再度碰壁,美国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表示,众议院将把重点放在税改上,为中产阶级减税。然而,税改的难度要高于医改,在医改停滞的情况下,税改能否得到推进仍是个未知数。此外,特朗普政府许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期也未见公布进一步的计划,市场对其的预期和热情已在逐步降温。
最后,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给力”。在刚刚结束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将在不久之后开始进行缩表,但并未提及加息。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正式开启缩表之旅,而12月才会进行加息。另外,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承认了目前通胀率疲软的事实,美元随即也跟着下滑。
“美元的最大问题是不能指望长期得到美联储的帮助。”德意志银行外汇业务全球主管鲁斯金表示。IMF也于上周五表示,根据美国的短期基本面情况,当前美元被高估了10%至20%,而欧元、日元以及人民币的估值则与基本面基本一致。美国经济的增长乏力和风险因素令美元前景堪忧,若即将于本周公布的非农数据表现亮眼,或将成为拉动美元上扬的重要因素,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