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时政

银监系统开1600张罚单 信贷违规和私售理财成“重灾区”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8-14

摘要:  强监管是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基调。随着监管检查力度加强,银行的“罚单”也是越领越多。  据记者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各级银监部门共公开了1601张罚单,其中,银监会25张,银监局471张,银...

  强监管是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基调。随着监管检查力度加强,银行的“罚单”也是越领越多。

  据记者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各级银监部门共公开了1601张罚单,其中,银监会25张,银监局471张,银监分局1105张。相比去年,罚单数量明显增多。除了信贷违规、私售理财,票据业务、同业业务罚单数量也比较多。

  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四家金融机构较集中的银监局,2017年处罚领域各有不同:深圳主要集中在信贷、票据业务,上海集中在产品私售,广东的信贷、私售业务罚单各占三分之一,北京主罚“违背审慎经营原则”和信贷。整体来讲,信贷违规、私售理财是一线地方银监局处罚较集中的领域。

  单项处罚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由上海银监局开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因2015年部分分行在发放部分房地产贷款时违反利率规定,以及对低风险客户的信用卡发卡授信管理不审慎且逾期未整改,被责令改正,并罚没合计1064万元。

  具体来讲,北京银监局的罚单集中度不高,大部分处罚只公布了“违背审慎经营原则”。其中,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由于违规虚增存款14项、违规办理同业票据业务,被处罚850万元;此外,处罚当事人70万元,合计处罚920万元。

  截至8月11日,深圳银监局共开罚单14张,合计金额480万元;其中涉及信贷业务违规的有7张,金额210万元,占“半壁江山”。公布案由显示,信贷业务不合规主要分贷前、贷后两类。贷前审核违规主要有:向不达标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违背信贷调控政策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贷款申请资料不实等;贷后管理违规主要有:贷款转增存款、挪作首付、进入股市等。

  上海银监局截至8月11日共开出罚单31张,其中涉“飞单”(银行员工私售非本行产品)的案例有11张。不过,资料显示,大部分“飞单”均发生在2012年至2013年。从处罚方式来讲,一类是当事人“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一类是金额处罚;从分布来讲,“飞单”罚单非常集中,其中民生银行上海分行6张,宁波银行上海分行4张。

  广东银监局共开罚单26张,其中信贷类罚单9张,违规推介投资产品8张,各占三分之一。

  信贷违规难控

  据处罚案由统计,对于信贷业务,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时审查不审慎、贷后监控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信贷违规为何屡禁屡犯?

  一位银行信贷部人士表示,信贷业务管控有一定难度。一是银行贷款业务量大繁杂,要对全部贷款全程跟踪,技术、人力都较难;二是企业经营、生产过程复杂,资金运用不便一一跟进,难以对全部贷款用途明确划分;三是竞争激烈,银行信贷部面对大企业时,往往处于弱势方,很难切实的进行督导约束。此外,不排除有银行员工和贷款人达成私下协议,帮忙完成银行考核,出现贷款转存款或理财等状况。

  近两年银行推出的消费贷,资金流向更难控制。甚至有相关人士表示:“只要你到期能还上,银行不会特别纠结你干什么用了。”(详见财新网“银行发力消费贷 门槛高但难控资金流向”)

  “飞单”屡禁不止

  理财业务“飞单”也是银行等机构的一大“顽疾”。按银监会规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要实行“双录”(录音、录像),录制并保存营销推介、风险和关键信息提示、客户确认等销售环节,以保障客户权益。

  实际执行如何?据财新记者向银行人士了解,目前银行确有“双录”流程,但还是有漏洞。例如,部分银行要求,柜台销售的理财要双录,机器(或网银、手机银行)操作的不需要(相当于客户自主购买)。于是出现有些员工先跟客户推荐产品,再告知客户如何去机器上自行操作,以此规避“双录”。

  此外,即便是柜台/人工销售理财,一般也是客户同意购买或者购买结束时,再专门进行“双录”问答,实际上并未对真实推介场景全程“双录”。

  最关键的是,大部分客户并不知晓或理解银行“双录”的监管规定,甚至觉得“很麻烦”。对于有意图私售的银行员工,可以向客户隐瞒此规定,而且“飞单”产品本来就不是银行产品,不一定非要走银行流程或系统。

  “目前的‘双录’,可能只是录了银行合规的部分,作用有限。”前述银行人士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金琦:运用开发性金融理念探索“一带一路”建设投融资创新机制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