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时政

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张末冬  发布时间:2017-08-14

摘要:  近日,央行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部分,《报告》提出,“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

  近日,央行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部分,《报告》提出,“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对其他银行继续进行监测,适时再提出适当要求。”

  有分析认为,此次央行仅将一部分同业存单纳入考核,短期内影响有限。不过,按照当前监管部门对同业业务的态度来看,未来或将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监管体系。

  考量同业依赖度 目前影响相对有限

  近年来,同业存单发行主体不断扩容,发行量高速增长。同业存单作为金融创新工具推出后,其发行便利、批量融资、计入应付债券、无需缴准等优势凸显,迅速受到追捧,从2013年首次发行的310亿元一路飙升至2016年的超过13万亿元。2017年1至7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已经超过11万亿元,即使今年以来发行利率不断攀升,同业存单发行量仍继续高歌猛进。

  同业存单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金融机构杠杆,为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加强同业业务监管成为金融领域强监管的重点方向之一。

  对于此次调整,《报告》表示,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与此同时,央行将对其他银行继续进行监测,适时再提出适当要求。

  兴业研究表示,根据对250家银行(纳入同业负债占比考核以及截至2016年年末有完整数据的样本)的最新测算,截至2016年年末,将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的同业存单纳入后,超过三分之一红线的机构有28家,而这其中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为3家。

  据记者了解,有研究机构就同业存单项目不合格后会对MPA考核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测算。具体来看,此次规定的同业负债属于资产负债情况部分,部分银行如果放弃该指标但保证其他监管要求,也能实现达标。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称,从考核时间、考核范围以及考核权重来看,央行提出的监管方案充分考虑了市场的承受能力,并没有如市场此前预期的直接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统计口径,因而对市场影响相对温和。

  政策或逐步加码 同业存单规模趋降

  徐承远表示,在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体系杠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同业存单作为同业负债进行MPA考核,意味着加强同业存单监管迈出了第一步,实际是“去杠杆”政策的延续,反映出监管层对于降低金融体系杠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决心。

  事实上,由于同业存单主要为银行提供短期资金,部分银行通过滚动发行同业存单匹配长期资产,短期大规模压缩同业存单发行量并不现实。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同业存单市场发展趋于平稳,大额存单业务进一步发展。截至6月末,共有527家金融机构披露了2017年同业存单年度发行计划,其中377家机构已在银行间市场完成发行。其中,6月份,3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加权平均利率为4.88%,较3个月Shibor高21个基点。此外,上半年金融机构已陆续发行大额存单1.14万期,发行总量为3.12万亿元,同比增加0.43万亿元。

  对此,徐承远表示,今年以来,发行利率攀升并没有导致同业存单发行量明显收缩,大规模压缩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上升。

  不过,从较长期限来看,同业存单规模还存在压缩空间。一方面,央行将继续考察该业务,“适时再提出适当要求”;另一方面,银监会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中的各项指标对同业业务的影响较大。

  2014年,银监会发布127号文,规定同业负债(同业融资)口径包括拆入资金、卖出回购及同业存放三大科目,同时要求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央行监管先行,银监会127号文调整同业负债口径,将同业存单纳入监管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实际冲击远大于MPA考核,该项监管政策跟进需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并合理安排缓冲时间。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证监会公布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

下一篇:殷勇:人民币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