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身体力行 助力推进扶贫事业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马玲 发布时间:2017-08-29
“受凉山州普格县刘家坪乡刘家坪村父老乡亲的委托,我谨代表刘家坪乡人民政府并以我个人名义感谢文根,感谢中国银行!” 刘家坪乡乡长吉晓林在给中行凉山分行的感谢信中这样写到。
吉晓林提到的文根,是中行四川省分行的一名普通员工。2016年,他被选拔为优秀员工,赴定点扶贫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着领导的嘱托和满腔的热情,文根在当年6月来到凉山州普格县刘家坪村开展工作。
扶贫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近20年的扶贫工作没能让村民们的生活有大起色,所以不少人将“第一书记”的话当作“耳边风”。文根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他主动上门,用本民族语言为村民做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帮助村民算收入账,并且引导村民摒弃陈旧思想观念,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
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文根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向普格县交通局申报实施刘家坪村2组和4组道路硬化改造,并向中行凉山分行争取了帮扶资金,一部分用于兴建加水洗车场,为长远发展集体经济奠定基础;另一部分用于村两委会活动室和卫生间的建设。与此同时,文根还积极推进危房改造,去年年底已经有25户贫困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住房。
文根所做的点点滴滴,村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文根也成为全省学习的楷模。今年4月21日,在四川省2016年金融扶贫工作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上,文根被授予“全省银行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这就要从点滴的扶贫工作做起,也需要无数像文根这样坚守在扶贫工作岗位的银行人。
阎士坤也是这样一位战斗在扶贫一线的银行人。“这次扶贫攻坚战是我上的‘第三次’战场,共产党员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关心扶贫事业的他去过马赛村很多次,一直心系这个位于高原边远山区、地处偏僻、贫困人口众多的小村庄。机缘巧合,今年3月,光大银行昆明分行党委宣布马赛村扶贫点需要一位驻村扶贫队员,阎士坤听闻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阎士坤今年56岁,1978年入伍参军后,曾参加过1979年和1984年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部队服役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还荣获“学雷锋标兵”等多项荣誉。他说,正是因为上过战场、经历过几次大病,他才把人生都看开了。“人活一世不求发财和名利,为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最大的价值。”
“既然选择到祖国边疆最困难的地区扶贫,就得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同时扮演好多个角色。”阎士坤说,既然来了马赛村,首先得当好“扶贫队员”,积极落实分行扶贫帮扶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扶贫工作。所以,他按要求逐户上门贴出“挂包帮”信息栏,制作了贫困户分布图和贫困户相册,并且积极参与了扶贫产业规划和种植、养殖选点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协助光大银行昆明分行向马赛村党员活动室捐赠了电视、桌椅等,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扶贫一线遇到的问题。
除了当好“扶贫队员”外,阎士坤还根据分行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员”和“联络员”,及时把扶贫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向分行党委汇报,架起了分行党委和扶贫点群众沟通的桥梁。
在马赛村的日子里,阎士坤不忘自己“监督员”的职责,时刻惦记着监督、指导分行扶贫经费的使用,以保证资金确实用在贫困户脱贫上。目前,通过分行帮扶已使12个建档立卡户脱贫。
年近花甲未伏枥,尤向佤寨寄深情。阎士坤就是这样竭尽全力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给马赛村送来了阳光和希望,用银行人的忠诚和坚定信念践行了对佤族人民的庄严承诺。
组织选派到凉山州普格县刘家坪村的“第一书记”文根、主动请缨到马赛村帮助扶贫的阎士坤,乃至各行各业为脱贫事业默默付出的人,都是扶贫帮扶道路上最坚强的战士。他们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意志坚定的信心、吃苦耐劳的干劲,切实践行着银行人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推进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