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论坛 > 论坛

大城市现在的压力算什么 未来吞噬你的是债务黑洞!

来源:菜鸟理财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8-31

摘要:  提笔写这篇文章,想起了一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曾经的地产大亨王健林,一路忙着贱卖地产资产,寻求轻资产化,潘石屹上次卖了一些地产资产之后,近期表示还要继续卖40亿的地产资产。 ...

  提笔写这篇文章,想起了一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曾经的地产大亨王健林,一路忙着贱卖地产资产,寻求轻资产化,潘石屹上次卖了一些地产资产之后,近期表示还要继续卖40亿的地产资产。

  不管是不看好中国未来的地产业,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最终的结果,都是把变卖得到的钱用于降低负债。

  有人曾经嘲笑他们断臂求生,卖得那么着急,但是首富的思维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或许,他们早就料到,再不卖身还债,等政策下来了,一堆人急着卖时,想卖可能都卖不出去了。

  企业去负债动真格

  今年,国家一路高举去杠杆旗帜,但是并没有明确去杠杆到什么程度。

  所以,所谓的企业去杠杆只是摸底领导层的容忍程度,没人知道负债率多少是合格线。

  负债率有的低,有的高,哪个是标准,没人知道,但是领导要求了,就只能降了,但是降低一点也是降,很多企业都只是做个样子,有的甚至都根本没降。

  反正你喊降就降一点,如果你不满意,再喊就再降低一点。确实,如果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去杠杆根本难以实现。

  就像我们上班族一样,老板要你工作赶紧完成,赶紧是多紧?一小时完成,还是两小时完成?根本就是没有定量全凭老板喜好。

  谁都知道,想要变就需要拿出强力点的手段。

  大家都沉浸在加杠杆的毒瘤中,如果没有定量的标准,去杠杆根本只是个噱头,起不了实质性的变化。

  终于,国家要开始“定量”考核去杠杆情况了,最近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

  以后想随便糊弄一下都不行,白纸黑字的标准,如果你的负债高过标准线了,对不起,请继续降低你的负债。

  什么标准国家说了算,不用你慢慢的摸底,达不到要求的,能债转股的债转股,不能转的,有什么卖什么,必须把负债降下去。

  做不到的,天天找你谈,限制你的经营活动,什么时候达标了,什么时候恢复正常。

  既然是深化降杠杆工作,就说明现在的杠杆率还是太高了,接下来的标准线一定会更严格。

  只能说,等这套分行业标准出来了,估计一堆企业要断臂求生,赶着变卖资产了,到时候,大家都在卖肯定就没多少人买了,能不能卖出去都成问题。

  不要以为这只是央企的标准,我认为到时一旦试点效果不错,很快就会往下延伸。

  因为领导已经说了,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在国企改革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他们是先行者,成功后当然是全国复制普及了。

  居民还在加杠杆

  正当国家加大力度去杠杆时,老百姓反而在不断的加杠杆。

  据德银统计,中国居民消费贷款近几月的增速简直可以用火箭升空来形容。

  过去猛增的是房贷,好不容易才把这个杠杆皮球按下去一点,没想到换成消费贷款爆发。

  因为现在消费观和以前不同,一些年轻人更是毫无节制,除了月光,还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负债消费,完全不顾后果。

  以前刷信用卡,现在各种消费类贷款平台出现,像校园消费贷,京东、支付宝、微信等消费白条,手续简单,额度不小。

  特别是有些房贷被限制后,更是借道消费贷款等,以消费为由,做房贷之实。

  实际上,老百姓的杠杆根本是一直在增加。但我认为,过度透支未来,不断加重个人债务,这些迟早都是要还的。

  在你不断加杠杆时,想过能不能承受国家去杠杆带来的冲击呢?

  有人说,国家对企业去杠杆,关我什么事。说这种话,那是不懂基本的逻辑:企业/行业发展如何通过收入传导到个人。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个人收入与企业经营有关,企业受到国家政策影响。

  以前国家去杠杆的方法,更多的只是减少新增杠杆,收紧银行体系,提高企业新增杠杆的门槛,逐步回收到期贷款,起到降杠杆的过程。

  现在,国家要加快推进去杠杆的进度,制定标准线,到时候企业就自己主动降至标准线以下,做不到的就处罚约谈。

  从财务风险的角度,资产负债率超过40%就算高了,而欧盟设置的政府负债率警戒线为60%,对于银行来说,企业负债率70%是隐形警戒线,超过就基本借不到款。

  而央企国企负债率在65%左右,就目前的负债率来说都是不达标的,所以你也可以去想想你的杠杆是多少。

  等这套标准在央企试点后,只要国家觉得标准合适,往下一放,要求放贷机构按此标准执行企业借贷资格审核,就可以起到对民营企业去杠杆的效果,形成整体去杠杆。

  而大部分企业都是举债前行,只是多与少的问题。有些企业还是靠贷款扩大经营或者存活的,一旦负债过高达不到借贷标准,就贷不了款。

  贷不了款意味着资金链断了,为了企业不倒闭,要么缩编要么变卖资产,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个人权益和企业是绑在一起的。

  缩编意味着有人需要被辞退,减少企业开支,没了工作没了收入你拿什么来还贷款。重新找一份工作,时间需要多久?收入能不能覆盖你的生活和债务?

  这一切都是未知数,未来不一定比当下更宽广。

  控制好你的负债

  现在,很多人在大城市生活,觉得压力大,有房贷、车贷、儿女教育、老人养老、看病贵等各种成本。

  觉得压力大, 其实也是自己选择的,没人逼你要住大房子,也没人逼你一定要让小孩上优质学校。

  是你自己认为要住好一点的房子,要让孩子上优质学校,既然如此,压力大也是必然的。

  有句话叫: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但虽然压力大,毕竟还是能让日子过下去,只要经济行情还能撑得起你所在的企业,撑得起你拿到的工资,那一切还是可以负重前行。

  这种压力,还不至于压死人。但有一种压力是可以压死人的,那就是债务黑洞。这个债务黑洞,国家也不想自己卷入进去,所以才需要去杠杆。

  你要想清楚,既然大环境是在变化的,经济也在跟着变化,那做最坏的打算,从个体生存的角度看,未必是坏事。

  所以,当你在拼命加杠杆时,国家在去杠杆,最后逆风而行受伤的是谁?

  不要拿你的资产和工资做过度的透支,合理的杠杆能使生活有所改善,但是过度举债,等于一直背着枷锁做人,随时可能倒下。

  国家在保护国有资产,不断降低央企国企杠杆,先行的富豪也在变卖资产降低负责,如果你依然举债无度,受伤的只会是你自己。

  如果有一天因为负债过高,还不起房贷了,想想辛苦这么多年究竟剩下什么?我知道,有人因为房贷压力过大,跳楼自杀……

  2017年开年,在菜鸟理财写过一篇文章,让大家要在今年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是没道理的,事实证明了确实如此。

  本该控制家庭支出理性消费的年头,却让自己活在过去经济泡沫的幻影里,这是在让自己一步步掉入债务黑洞里。

  因此遭受的一切后果,我只能说活该。人生没有那么多「非得如此」,都是自己选择出来的,有些东西没那么重要,适时调整观念才是硬道理。

  我能断定,未来的时间,当你回顾如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盘点那些日薪过千的职业

下一篇:ICO的“暴富神话”背后 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