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重提港股价值优势 低估值板块有进取空间
来源:微信公众号光大研究S 作者:陈治中 发布时间:2017-09-27
【策略观点】四季末市场震荡风险上升,静待三季报验证支持;重提港股价值优势,低估值板块大有进取空间
1)四季末市场振幅预计扩大,但前期仍相对安全。国内宏观数据趋弱,是供给侧收缩的正常结果。和地产调控加码一样,实为当前宏观调控的正常进展。而国际市场环境平稳,不确定性较年初整体削减。美联储缩表虽然长期看意义重大,但短期内利率和汇率变动整体和缓。港股市场近两周结构性调整频繁,但整体持续获利了结的风险有限。四季度前半程内,市场还将维持震荡整理和结构性行情格局;直至四季度末,欧美日货币政策的新一轮调整,将可能引发全球市场宽幅震荡。
2)追逐三高(高估值、高增长、高弹性)的风险渐增,等待三季报消化估值,验证增长。中资股中报业绩大涨以及周期品价格全面上涨推动市场风格短期内偏向进取。然而,近期调整导致投资者急于从前期强势股中获利了结,在盈利预期不能继续上调的前提下,估值扩张的阻力增加,股价高弹性个股的短期调整压力都将加大,“三高”股的风险将不断上升。
即将到来的三季度业绩整体看仍然十分优异,增长继续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估值有效消化将成为有效的安全边际,支持个股更可靠地展望下一步的业绩增长
3)年报业绩大超预期基本敲定,下一轮估值消化触手可及;低估值板块年内将提前启动补涨,而年底震荡则是下一轮行情的配置良机。在三季报基础上进一步展望年报,今年内港股整体有望完成25-30%的业绩增长,增幅为年初预期数字的2倍。扣除中资和本港地产板块的超强表现后,中资周期和银行保险板块仍然支持市场整体增长20%以上。因此,虽然部分超涨板块已经开始透支年度业绩预期,但市场整体层面的动态估值已再次降至均值以下,港股市场再次呈现出显著的估值优势。短期结构性行情框架下,前期强势板块回调将促进资金更多流向当前低估值和相对落后板块。建议关注本港地产、中资银行、基建、公用板块的补涨机会,以及部分周期品的反弹机会
4)估值消化后,港股仍然便宜;(新)国企指数的估值长期修复才刚刚开始。我们在年度策略中提出港股市场整体脱虚向实,业绩增长(对应PE)和资产质量改善(对应PB)将推动估值继续修复、扩张;并在1季度补充强调了国企估值的长期修复启动。3季度来,港股中报和即期业绩分别消化了市场的静态和动态估值,使其从中报前的近年高点(恒指)开始回落。因此,尽管超涨板块近期压力渐增,但全市场层面的估值回落意味着投资机会仍然大量存在!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