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京津冀协奏生态文明绿色乐章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冯瑶  发布时间:2017-11-02

摘要:  金秋时节,北京的蓝天让人神清气爽。今年,经常会听到有市民感叹:“什么时候北京的天空变得这么美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北京整体空气质量大为改善,而这与京津冀地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密不可分。 ...

  金秋时节,北京的蓝天让人神清气爽。今年,经常会听到有市民感叹:“什么时候北京的天空变得这么美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北京整体空气质量大为改善,而这与京津冀地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密不可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时,强调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在产业升级、污染治理、循环发展方面频频“出拳”,为居民筑起了绿色保护罩。

  各有重点稳推进

  在开展环保建设方面,京津冀三省市各有重点,稳步推进。

  北京,以疏通谋空间。空间拥挤是制约北京绿色发展的最大瓶颈,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企都在对北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施压。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因其自身占地广、附加值低、生产残留多的行业特征,成为外迁产业的主要目标,继天意商城等批发市场完成搬迁后,下一步北京将按计划继续推进相关企业的外迁,从而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及城市绿化建设留出更为充足的发展空间。目前,通过腾挪和置换,北京的发展已从资源主导型增长向节能减排内涵式发展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已主导全市产业发展。目前,北京以先进的标准引领节能减排,尤其在低碳服务创新管理上,北京的水平较高。

  天津,以转型保绿色。天津过去以重工业、港口业为主业,虽然经济产值大、就业带动强的优势突出,但环境友好型不足的短板问题也显而易见。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生态环保建设方面,天津将重点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天津从降低资源消耗入手,同时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及先天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战略新兴产业,着重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通过加大全区科研支出占比,以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天津以“互联网+”思维,在进一步开展港口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港口服务,提升低消耗、高附加值产业的产值贡献度。此外,天津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不断发力,持续推进“四清一绿”及“两环三沿”绿化美化行动。

  河北,以升级筑屏障。河北立足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在承接京津两市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对现有产业的升级和生态的修复,大力推进绿色京津冀建设。目前,河北省形成了“一条红线、五大分区、六大行动、三个五十条举措”的生态建设工作框架。截至2016年年末,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明显提升,能源改革成效显著,绿色村庄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通力合作显成效

  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积极跨越行政区域限制,协同开展生态环保建设。通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合理布局全区生态工程,三省市采取联防联控手段,实施集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等多位一体的生态建设行动方案,并建立了环境准入和退出一体化机制。

  环境保护部数据显示,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约33个百分点。另外,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业建设19.7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全面实施。

  交通建设方面,三省市积极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的交通体系,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绿色交通示范项目的创建工作,加快能耗统计监测平台建设。同时,京津冀相关部门继续推进地区统一实施机动车国Ⅴ排放标准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治理方面,三省市及周边其他省市相关部门连续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强化督查方案》,构建起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的“6+1”配套政策体系。据悉,这是首个针对某一季节推出的专项治理方案,也是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打出的重磅“组合拳”。

  能源消费方面,住建部及发改委等四部委积极推进京津冀“煤改气”“煤改电”,鼓励通过PPP模式应用于清洁供暖项目建设运营,加快城乡地区供暖行业的整合,合并小、散、弱供暖企业,减少资源浪费。

  环保项目建设方面,三省市大力开展张承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并着力建设环京国家公园及森林公园。针对水污染防治工作,建立了引滦入津生态补偿机制,并逐步加快引黄入冀补淀等重大工程建设。

  绿色金融正当时

  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地区生态环保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会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布局,抢占先机。绿色金融以其环保效益好、引导作用强、资金指向性明确的先天优势,与京津冀三省市生态建设方面实现率先对接。

  今年4月份,在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部门以及京津冀三省市召开的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通过金融机制促进区域过剩、落后产能出清和产业优化。

  相关政府机构发挥引导作用,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会,通过强化精准服务,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创造了顺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发放8.7亿元专项绿色贷款,用于支持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发电项目。国家开发银行先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以“大气污染防治”“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绿色循环发展”为专题的绿色金融债券。工商银行天津分行积极打造京津冀地区成为该行的绿色信贷示范区。

  此外,不少实体企业也已经开始行动,积极融入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绿色短期融资劵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这是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的首单绿色短期融资券,为火电行业循环经济企业拓展绿色融资渠道,为沿海地区火电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可以预见,随着京津冀地区绿色建设、生态保护的纵深发展,雾霾将不再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词汇。未来,生态建设将为地区居民披上绿色保护罩,守护着居民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英国央行10年来首度加息

下一篇:22省份GDP增速超“国家线” 贵州、西藏并列第一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