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热点 > 热点

发审委严审就不会推注册制

来源:投资快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12-11

摘要:  “IPO不审行不行?”这是2012年2月郭树清在上任证监会主席不久之后的一次内部场合中的惊人一问。此后,推进IPO注册制改革就势在必行了。到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IPO不审行不行?”这是2012年2月郭树清在上任证监会主席不久之后的一次内部场合中的惊人一问。此后,推进IPO注册制改革就势在必行了。到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 该决定的实施期限为两年,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股灾之后的A股是脆弱的,新主席刘士余上任后称:注册制是必须搞的。但是至于怎么搞,要好好研究。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

  如今,在市值配售的大环境下,每周发10个8个新股,过去一年半时间里面,IPO数量接近700家。12月7日,证监会给的数字:IPO在审企业已由历史最高点的2016年6月底的895家下降至500家左右,估计部分中止审核的企业不久将上会。名义上没有实行注册制,实际上发行的股票数量也差不多了。

  新股“堰塞湖”即将消失,11月20日,在第十七届发审委就职仪式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强调,必须严把质量关,防止问题企业带病申报、蒙混过关。证监会党委委员、中央纪委驻证监会纪检组组长王会民也表示,对于不合规的企业要勇于投否决票。

  于是,我们看到了“三家企业被否,IPO审核首现零通过”的结果,新一届发审委强调财务合规,高利润不再能掩盖一些小瑕疵,合规性的地位被抬高了被否企业自身的一些不合规、受质疑的方面成为这些企业IPO道路上的“拦路虎”。

  审核趋严,新股发审通过率低已经成为“常态”。包括发行人或者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字保荐代表人、签字律师等因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

  12月7日,证监会在发行监管问答中表示,八类情形将中止IPO审查。证监会这一表态,实际上就是告诉大家:IPO不审不行!而且,要严审!

  就今年IPO被否的案例来看,IPO被否企业中规模大的(净利润过亿)的,主要倒在了独立性要求趋严、诚信之疑、捂盖子以致信息披露黑洞之疑等三个方面;IPO被否企业中规模小(净利润五千万元以下)的,主要倒在了业绩真实性怀疑、首次信息披露不充分、对规范性问题容忍度变少等三个方面;而且,不论企业大小,IPO被否企业中涉及敏感事项敏感领域(洗钱嫌疑、套汇嫌疑、股份代持、房地产业务、类金融业务遗患、现场检查后结论偏负面),基本一票否决。那么,照此形势,IPO注册制改革肯定要往后拖了。这点,应该是过去一周次新股反弹的逻辑。

  另一个方面,有发审委严审把关,新股质量相对大家要放心一些。现在比较纠结的,反倒是之前密集上市的新股,不知道有没有地雷。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证监会两则监管问答明确IPO流程 “刨根问底”实现多赢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