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国企改革再提速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马玲  发布时间:2017-12-14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实际上,今年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企混改不断迈出新步伐,机制改革正助推中国企业做强做优。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方面,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整合取得很好成效。今年央企钢铁去产能595万吨目标已提前完成,煤炭完成去产能2388万吨,累计重组煤炭产能达1亿吨。同时,“压减”工作成效明显,央企目前已累计减少法人单位6395户,减少比例达12.3%。

  此外,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今年以来也得到不断推进。目前,各层级企业混改数量占到中央企业的68.9%,地方国有企业混改比例达到47%。近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第三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名单,确定将31家国有企业纳入第三批试点范围,这被各界广泛解读为十九大后国企改革再次加速的信号。

  国企混改形成规模化势头

  随着第一批9家、第二批10家试点企业的重点任务逐步落地,近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已确定将31家国有企业纳入第三批试点范围。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批混改试点的数量超过了前两批总和,说明混改已经形成规模和突破势头。

  “试点企业通过混改有三个明显成效,即投资实力明显增强、杠杆率明显降低、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一已基本完成引入投资者、设立新公司、重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等工作。

  “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提升国企经营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各种类型资本扩大投资空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从行业来看,石油、天然气、铁路、重型装备以及钢铁、煤炭、电力等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是第三批混改试点的重点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前两批19家混改试点企业全部为中央企业,而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中既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国有企业。李锦认为,随着未来地方国企混改形成“南北呼应、上下联动”的局面,在下一轮混改中,地方国企将“唱大戏、担主角”。

  对于下一步的混改方向,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宜混则混、宜独则独、宜改则改。下一步,混改要按照“一改则改、一控则控、一参则参”的原则来进行推动,按“一企一策”方式进行。

  “处僵治困”取得较好成效

  “僵尸企业”是国企的“痛点”,也是改革的难点。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

  “僵尸企业”的官方定义是指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因此,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处置好“僵尸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来看,在今年不断加强处理“僵尸企业”力度的情况下,“处僵治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国资委介绍,今年上半年,“僵尸企业”特困企业亏损额较2015年同期减亏885亿元,已完成了571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处置和治理主体任务,其中通过市场出清退出218户,其他的都是通过兼并重组、管理提升来完成治理。

  据了解,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按照既定工作方针,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剩余企业的“处僵治困”工作。

  李锦表示,党的十九大之后,处置“僵尸企业”的力度会更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进行结构布局的大调整。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过程中,处置“僵尸企业”的任务更重。

  公司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关键举措之一。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

  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明确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7月份,出台《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全部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在一系列政策部署的情况下,公司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要把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作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刚性目标。”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表示,目前,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已达到90%以上。今年年底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将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放在一起,这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新的政策指导。

  肖亚庆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国是有基础的。

  从企业自身来看,我国不少国有企业已迈进或接近世界一流企业阵营。在中央企业中,有48家进入世界500强;不少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宏观经济来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那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未来我国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对此,肖亚庆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机制强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创新强企,加快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三是产业强企,加快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登;四是开放强企,提高国际化水平;五是人才强企,把国内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通过好的机制集聚到国有企业中来。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亚行再次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下一篇:从“三大变革”看实体经济新态势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