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股数量达到38只 接近二季度数量总和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6-11-22
11月,证监会下发了三批新股发行批文,累计新股数量达到38只,募资总额约不超过221亿元。而这比上个月多了10只,也接近4-6月连续三个月的总和。
今年以来,虽然证监会已累计下发了117家新股发行批文,但是前新股发行排队企业(包括已过会)仍多达725家,原本预计要好几年才能排完队的新股发行企业,若按照11月每月38家批文的速度不变,未来约一年半时间就可以消化完所有排队企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17日,新股发行排队企业中有335家准备在上交所挂牌,134家拟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256家拟挂牌创业板。而其中已过会的只有上交所28家、深圳中小板8家、深圳创业板15家,按照新股发行审核流程,如果审核过会的速度跟不上,发行批文不可能继续维持每月下发近40家的速度。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近期新股发行提速环节主要为上会及下发批文,过去过会后通常需要4-6个月才给批文,但近两个月明显加速至1-2个月。另一方面,随着审核加速,申请终止首发企业数量也在增加。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共有57家企业申请终止首发,前9个月数量总共为36家,而10月当月就有21家申请终止。
据了解,此次加速主要是监管层希望能够促进解决国内新股发行的堰塞湖问题。新股发行等待时间过长已成为诸多投行和急需证券化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
造成IPO堰塞湖的主因有两个,首先就是前面提到的源头上企业上市热情高涨,新增排队企业逐年增加,另一个原因则因为出口流出迟缓。出口流出缓慢的原因首先有政策上原因,比如此前有政策规定,财务过期的IPO企业要中止审查,更新财务数据后再重新排队,这导致很多企业上市进程放缓,不过很快监管层修改了这条中止审查的标准。另一方面,虽然注册制改革的推行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但是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最终还是要实现的,而实现这一转变,最重要的就是对目前新股发行的存量企业进行消化。
目前证监会已经通过劝退的形式消化了一部分的排队企业,证监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17日,2016年共有57家上市公司IPO被终止审查,其中大部份为在监管层的劝退效应下,主动申请撤回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包括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报表项目异常变动、未能回复审核中提出的问题,但是显然这种形式是不够疏通新股发行大量排队企业的。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