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要闻 > 要闻

捷信集团被曝预赴港上市 公司回应“没有相关方面计划”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刘逸伦  发布时间:2019-01-21

摘要:  1月16日,据媒体报道,捷信集团(Home Credit Group)计划今年来港上市,集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但未决定是否分拆中国业务。对于上述消息,捷信公司表示,“不了解所提到的信息...

  1月16日,据媒体报道,捷信集团(Home Credit Group)计划今年来港上市,集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但未决定是否分拆中国业务。对于上述消息,捷信公司表示,“不了解所提到的信息。”

  捷信公司上述负责人还称,“不知道媒体是从何处得到‘信息’,公司将不会对任何传闻进行评论。”

  据悉,2017年7月,捷信集团与太盟亚洲资本(PAG Asia Capita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旨在支持捷信业务的长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上述合作协议称,太盟亚洲资本计划向捷信的香港子公司投资超过20亿元的人民币,且在三至五年时间内成为捷信在中国的增值小股东。“捷信与太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最终实现捷信集团中国区业务在国际认可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对于上市,公司内部人士称,捷信集团“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称,“对于资本需求较高的消费金融公司来说,上市可以增加资金储备。此举不仅对业务有所助益,对品牌价值也有好处。”

  业内人士称,捷信集团若在港上市,其中重要原因应还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是捷信目前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且捷信在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

  2018年国内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猛,不少非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寻求上市。在26家持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大多数在近两年均有注册资本增资的动作。尤其是在2018年,持牌消费金融再次掀起增资潮。

  据《投资者网》梳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去年通过注册资本增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有7家。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纷纷已完成工商变更,完成注册资本增资动作。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由股东方招商银行中国联通各增资了10亿元。

  捷信在2017年年内由股东捷信集团拨付完成两次增资动作,注册资本为70亿元。尽管注册资本排名第二的招联消费金融在2018年12月5日由股东方中国联通增资后,注册资本达到了48.59亿元,但两者仍相差20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称,解决资金来源是境内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取得充足的低成本资金,可以满足监管要求,还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增加相应的放贷规模。

  在国内消费金融公司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此番被媒体曝出捷信或将赴港上市的消息并非丝毫没有可信度。据业内人士称,捷信近几年一直有上市传闻,但公司方面未有进一步动作。

  捷信集团主要业务为向无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少的人群提供贷款,从事多渠道消费金融贷款业务,其核心支柱业务为“店内贷款”,即在零售商店设有销售点(或POS),为消费者提供购买耐用品的贷款和其他类型当地币种的消费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青岛港A股成功上市实现“A+H”股双轮驱动

下一篇:新三板公司挖金客三度谋求上市 正接受招商证券上市辅导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