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新股 > 热点

数位铁面委员连任 IPO从严审核趋势不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1-23

摘要:  IPO发审制中,发审委委员扮演着核心角色。发审委委员对IPO发审趋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通过梳理发审委换届、委员更替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预判到接下来的IPO发审趋势。  2019年1月18...

  IPO发审制中,发审委委员扮演着核心角色。发审委委员对IPO发审趋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通过梳理发审委换届、委员更替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预判到接下来的IPO发审趋势。

  2019年1月18日,在第十七届发审委超期服役近半年后,第十八届发审委委员换届工作迎来最关键一步,拟任发审委委员公示名单出炉,21名拟任委员亮相。

  而21世纪经济报道也将透过这一次发审委委员的变更,分析影响IPO审核变化趋势的因子。

  铁面委员连任

  在公示名单市场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这便是此次证监会机关唯一入选的委员,发审委主任委员、发行监管部副主任郭旭东。熟悉IPO市场的人对她铁面发审风格都不会陌生。

  在新一届发审委履新之前,郭旭东已经是发审委的“四朝元老”,除任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外,此前的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发审委都有她的身影。

  据公开资料显示,郭旭东曾任职于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工作,1998年进入证监会,曾任会计师监管处处长,负责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土地等中介机构的资格认定和监管。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独立审计准则小组成员。

  正如其背景所显示的一样,一些投行人士对郭旭东的印象深刻,北京地区一家券商资深保代人士22日对记者表示:“这两年有几次发审培训听过郭主任讲课,大家对她印象很深刻,很专业很干练,她对投行的业务要求严厉。”

  沪上一家券商投行部的人士则告诉记者:“郭主任在发审会上比较强势的,问题都比较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郭旭东铁面发审委员的形象也清晰体现在发审数据层面。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郭旭东是第十七届发审委所有委员中审核企业数量,否决企业数量最多的发审委委员,是名副其实的IPO守门人。

  郭旭东在任职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期间一共审核了149家拟IPO企业,其中通过审核的企业有105家,未能通过的企业有44家(广义口径,包含了暂缓投票,取消审核的情况),也是唯一一位审核企业数量超过100家的委员。

  此次郭旭东连任,且是证监会机关唯一一名入选者也就意味着,在第十八届发审委中她将会对IPO发审趋势有非常核心的影响。

  事实上,连任的铁面委员不仅郭旭东一位,第十七届发审委中,发审通过率仅有55%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海斌也实现了连任,他审核的61家企业中仅有34家通过。

  尽管通过率低,否决数量高和 IPO发审周期密切相关,但数位铁面委员连任一定程度被市场解读为是十八届发审委将会延续此前从严审核风格的信号。

  “发审趋势和委员风格有很大的关联度,上一届一些要求高的委员连任意味着监管层希望延续这种从严审核的要求。”前述北京地区资深保代人士认为。

  另外,在新的《发审委办法》中,证监会进一步强化了对委员的监管,如提出了问责制度,很多中介机构人士认为这会加剧发审委委员投赞成票的谨慎程度。

  “现有规则下,委员投赞成票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虽然这样进一步体现了从严考核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发审委员可能会逆向选择,变得过于谨慎,延续第十七届发审委从严考核的风格。”一位太平洋证券的投行人士22日对记者表示。

  不过,即便本届发审委延续从严考核的风格,其IPO过会率很难再降到同第十七届发审委的水平。

  “造成第十七届发审委低过会率原因有很多,例如要纾解IPO堰塞湖同时要以低过会率震慑部分卡位的问题公司。通过第十七届发审委的梳理后,如今排队待审企业的质量有明显的上升,因此新发审委履新后也很难再出现过会率不足50%的情形。”一位海通证券投行部的人士同记者交流时认为。

  21名委员的工作负荷

  第十七届发审委肩负着推动IPO常态化发行以及纾解IPO堰塞湖压力的重任,因此委员数量高达63位,其中专职委员有42位,兼职委员有21位,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差异,IPO发审工作主要由专职委员完成。

  本届发审委拟任委员名单出炉后,市场发现第十八届发审委仅有21名拟任委员,这相比上一届委员的数量大幅下滑。

  事实上,委员数量出现大幅下滑市场早有预期,在2018年证监会新修订的《发审委办法》中,证监会将第十八届发审委委员的人数上限缩减至35人,同时取消了兼职委员。即便这样,21名委员的数量距离35人的上限仍有14人的空缺。

  这种人数的变化或预示着今年IPO审核节奏很难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最多同2018年的审核节奏保持一致。

  “仅有21人,这意味着这些全职委员将全部扑在发审工作上。但无论如何发审工作负荷有极限,这种情况下意味着监管层对2019年IPO发审节奏已经有所预期。”一位中金公司的人士22日分析认为。

  本届发审委人数较少给市场留下的另一个猜想和科创板注册制试点相关,一些观点提出本届发审委的任期和注册制试点同期,证监会通过对发审委委员人数的调配达到两种发审制度的平衡。

  “无论这一观点对与否,不能忽视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对发审制的影响,在修订《发审委办法》后,证监会对于发审委委员的调配会更加灵活,这也给监管层留出了调整的空间。”前述海通证券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鉴于发展战略需要 多家新三板公司重启IPO辅导

下一篇:竞相提交IPO辅导备案 硬科技公司赶潮科创板?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