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要闻 > 要闻

市场人士话A股:IPO行政管控应让位新股市场化改革

来源:新京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1-29

摘要:  IPO行政管控应让位新股市场化改革  易会满主席  我们对A股有话说  2019年1月26日,证监会换帅一事尘埃落定,易会满“接棒”刘士余出任证监会主席。面对A股当前局势,市场人士、股民等纷纷表达...

  IPO行政管控应让位新股市场化改革

  易会满主席

  我们对A股有话说

  2019年1月26日,证监会换帅一事尘埃落定,易会满“接棒”刘士余出任证监会主席。面对A股当前局势,市场人士、股民等纷纷表达了在易会满掌舵下对A股的憧憬,也有人替新主席谋划治市策略。

  新京报自即日起,推出“易会满主席,我们对A股有话说”系列评论,就股市监管、科创板及注册制等市场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以期在讨论中厘清资本市场治理的各种关系,为资本市场治理提供不同的思考。

  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不会停止。今年,注册制与科创板有望推出,而这必然要求新股发行制度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逐渐改变目前IPO中的高度行政管控,以IPO市场化为注册制与科创板的推出进行制度准备。

  我们的新股发行制度,多年来一直在市场化与行政化之间摇摆不定。2009年开始的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带来了IPO的繁荣与新股的快节奏发行,对实体经济与新经济都是很大的促进。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典型的就是新股发行高市盈率、高发行价、超高的募集资金等“三高”问题。

  此后,新股从发行端到上市端都进行严格的行政管控。目前,新股发行端在市场实践中体现出如下特征:其一,实行免资金的市值配售制度,新股被作为二级市场的补偿或福利发放。其二,新股申购中签率极低,大多在万分之几,新股成为彩票大乐透。其三,新股询价与路演已经有名无实,IPO发行23倍市盈率成为心照不宣的天花板,部分小盘新股干脆取消询价环节,全部网上发行。其四,部分新股中签者弃购。

  新股申购免资金的市值配售制度,一直存有争议,这种新股申购制度只有A股实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实行市场化程度更高的资金申购制度。新股被作为二级市场的补偿或福利发放,这与注册制要求的责任自负是否冲突?为让更多投资者分享到新股红利,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新股“红鞋制度”。“红鞋制度”是香港股市发行新股时的一种制度,即为了照顾中小散户,不论资金多少,只要参与申购,每个账户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新股。

  IPO改革最难的是询价定价环节,这也是市场化改革能否实质推进的关键一环。真实反映市场需求,是新股定价有效的前提。市场的真实需求是IPO定价机制的核心,但A股很难反映这一真实市场需求,这从前几年居高不下的新股堰塞湖就能看出。目前,我们新股申购实行的隐性23倍市盈率红线存有很大争议,这个23倍市盈率到底有何依据?在法律上是否有法可依?应该逐步废除23倍市盈率红线,加强券商的询价定价功能,让新股定价与质量匹配。

  在新股上市端,2014年1月开始实行新股上市首日44%涨跌幅限制制度,这一制度的弊端显而易见。绝大多数新股首日都能上涨44%,并且经过首日大涨后,随后的多个交易日连续封涨停。机构、大户每天开盘前利用VIP通道以大资金挂涨停板排队买新股,导致许多小盘新股连续10多个涨停板之后才能打开。其实,股价早已高高在上,远超价值。

  新股上市首日44%的涨跌幅限制制度,管理层的本意是为了避免新股爆炒,但事实上使得新股上市之后爆炒更为轻松,不需太多资金就能轻松封住涨停,然后利用特殊通道买进,后面继续推高股价赚取暴利。由此新股上市制度成了机构与游资谋取暴利的利器。

  目前,监管层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1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我们新股上市首日有44%的涨停板的限制,人为限制导致价格不合理,而且前几天都没有交易量,非常不合理,而且限制了交易。首日涨停板这个事情要研究,我个人觉得应该取消。

  新股上市环节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目前的上市首日44%涨跌幅限制需要逐步改革,可借鉴成熟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在询价过程中会给出指导区间,该区间会持续收窄,表明买卖双方的心理预期正在趋同,最终产生开盘价。这反映了买卖双方的真实购买需求,而不是人为压制和操纵,只有这样新股开盘才能形成正确的上市价格。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新股发行端与上市端都存在高度的行政管控。作为注册制准备期的特殊制度安排,这样的IPO制度设计比较适合当时A股的发展阶段。但是,行政管控只是过渡期的无奈之举,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随着IPO常态化的持续进行和严监管政策的高压,新股快速开板和涨幅收窄、“炒新”回归理性、市场估值结构趋于合理、资本市场生态的改善,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条件已初步具备。特别是注册制与科创板今年大概率推出,IPO行政管控初步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猫眼娱乐招股吸引眼球 香港新股市场热度不减

下一篇:拥抱中小实体经济 科创板推进加速IPO新变革起航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