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论坛 > 论坛

春节不爱出游了!游客增速明显放缓 哪些地方仍受欢迎?

来源:东方财富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2-12

摘要:  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6%和8.2%,增速较之前有所放缓。  春节出游人次增速放缓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 亿人次,同比增长...

  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6%和8.2%,增速较之前有所放缓。

  春节出游人次增速放缓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 亿人次,同比增长7.6%;旅游收入5139 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18年春节12%的人次增速明显下滑。

(图片来源:华泰证券)

  不过,尽管今年春节旅游在人数上同比有提高,但是增长速度却较之前几年有所放缓,7.6%的增速意味着全国春节旅游接待人数增速十年来首次跌入个位数。

  另外,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测算,2014-2019年春节黄金周人均消费额从1185.9元提升到1238.3元,人均消费金额有望持续增加。

(图片来源:华泰证券)

  传统景区瓶颈初显

  今年春节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内部分传统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有所下滑,包括三亚、北京和上海的部分知名景点。

  对此,华泰证券认为,国内传统景区瓶颈已现,传统自然景区旺季已有接待瓶颈,产品供给不足、缺乏创新等原因使得游客吸引力下降。而与此同时,休闲游表现相对突出,文化活动、特色主题等丰富旅游业态,显著带动游客。

(图片来源:华泰证券)

  尽管如此,部分传统景区的热度仍在持续。黄山景区2019年2月5-9日游客同比增3.9%。峨眉山景区2月5-9日客流同比增1.5%。上海春节期间推出59项特色旅游产品,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游客同比增25.2%。三亚2月5-9日各景区游客同比降2.1%(2018年春节同比增6.8%),千古情积极开展摘椰子表演等特色外景节目,游客同比提升3.6%。假期前6天三亚、海口免税购物额同比大增32%和22%。

  泰国、日本出境游最受欢迎

  据携程旅游研究,2019年春节出境游人次将近700万,较去年同比增加约8%。出境游人均消费首次超过1万元,同比增长5%。不过,泰国、日本依然为热门目的地,韩国吸引力下降。

  根据截至2019年1月初的携程出境跟团游、自由行的订单人数,报告预计今年春节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前15名国家分别是泰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意大利、阿联酋、柬埔寨、新西兰、英国、西班牙。从携程发布的17-19年《春节旅游趋势预测报告》来看,泰国、日本始终为热度前二的出境目的地,韩国则自萨德事件之后吸引力下降,18-19年春节连续两年跌出前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目的地热度有所提升。

(图片来源:携程)

  港澳游热度不减

  东吴证券认为,香港旅游高铁效应仍在,春节前6天香港内地访客增速约33%,仍受益于高铁的开通,乘坐高铁赴港的内地游客占比提升至16.6%,较2018年元旦和国庆的15%进一步提升,高铁已成为赴香港旅游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

(图片来源:东吴证券)

  澳门方面,港珠澳大桥吸引了不少客流,春节前6天澳门游客总数增长27.4%,其中港珠澳大桥入境占比达到16.1%;内地游客占游客总数的73%,同比增长26%。

(图片来源:东吴证券)

  在上海旅游人均消费最多?

  2月10日,2019年的春节黄金周收官。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银联商务联合发布的《 2019春节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春节期间上海地区人均旅游消费金额排名全国第一。

  银联商务达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一二线城市居民为旅游消费主力军,消费金额占比达63.6%。从人均旅游消费金额来看,上海、杭州、北京、广州、合肥、宁波、南京、无锡、苏州及天津为Top10客源城市。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三线及以下城市旅游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安庆、六安、台州国内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幅在全国名列前三。

  数据还显示,2月3日-2月9日,上海市7天共发生消费177.3亿元,其中2月4日(除夕夜)、5日(年初一)两天消费市场最为火热,分别发生消费22.8亿元和21.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8%和14.1%。

  与此同时,上海的外来游客消费次数高达519.4万人次,发生消费为66.2亿元,其中2月6日(年初二)、7日(年初三)两天外来游客消费热情高涨,分别发生消费9.97亿元和10.5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1.0%和9.6%,春节期间外来游客消费占全市发生消费比重达37.3%,远高于元旦期间的29.7%。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多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这两类人涨得更多

下一篇:助贷会被杀死吗?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