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新股 > 热点

港股一季度新股数量缩水四成 部分公司拟改道科创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黎灵希  发布时间:2019-04-04

摘要:  经历了2018年的IPO热潮后,2019年港股IPO市场似乎开始降温——一季度新股数量及募资额与2018年同期相比双双下滑。德勤中国在2019年一季度IPO市场回顾报告中提到,一季度共有37只新股...

  经历了2018年的IPO热潮后,2019年港股IPO市场似乎开始降温——一季度新股数量及募资额与2018年同期相比双双下滑。德勤中国在2019年一季度IPO市场回顾报告中提到,一季度共有37只新股在港上市,募资总额共计约204亿港元,分别较2018年同期减少约42%、16%。

  从数据来看,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因为GEM(原港股创业板)新股数量下滑以及缺少融资规模50亿港元以上的新股上市。其间,港股仅有5只GEM新股上市,较2018年同期的33只缩水逾八成。市场前5大新股的融资规模均低于50亿港元,融资额共计约95.7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73.8亿港元下降45%。

  赴港上市的公司数量也出现下滑,而申请被拒以及申请人自行撤回申请的数量则有所增加。据德勤中国统计,一季度港交所共收到新的上市申请68份,同比减少7%;申请被拒的公司有8家,而2018年同期仅1家;申请人自行撤回申请的有5家。

  对于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减少的情况,某券商投行人士透露,受科创板启动吸引,部分原本计划赴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选择改道。“已有2家公司向我们表态,准备从申请香港主板上市转向上交所科创板。”

  不过,新经济公司仍是港股新股市场的主角。在一季度IPO集资额前五公司中,新经济公司占了三席,分别为基石药业-B猫眼娱乐新东方在线。另外,还有微盟集团康希诺生物-B豆盟科技等新经济公司登陆港股。正在排队的公司也不乏新经济公司的身影,其中包括360鲁大师、中手游等业内知名公司。

  即便如此,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的热情仍在下降。相比2018年一季度的港股IPO项目全部获得超额认购,今年同期获得超额认购的IPO项目约占83%。由于港股的新股发行主要是市场化定价,如果市场预期高,发行价自然就高;倘若市场反应冷淡,发行价也会随之调整。

  受上述市场反应影响,新股上市的市盈率及发行价均有下调趋势。一季度,约69%的新股选择招股价区间下限定价;以10倍至20倍之间的巿盈率上巿的公司占比较2018年同期减少11个百分点。

  同期港股新股首日回报率亦弱于2018年。据德勤中国统计,一季度港股新股整体首日平均回报率为6% ,较2018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新经济公司在上市首日表现亮眼。以康希诺生物-B和豆盟科技为例,两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超过50%,分别占据了一季度新股上市首日表现榜第一名、第二名。

  德勤中国称,在科创板会于年内有新股上市效应的预期下,赴港上巿的新经济、医药和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新股估值预期会更趋理性。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逾150家公司在港股市场“排队”等候上市。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港股市场具备发行确定性较强、周期较短等优势,仍会有部分新经济公司选择在港股上市,或是以“科创板+H股”的形式上市。

  德勤中国预计,2019年港股市场将有约200只新股上市,融资总额约1800亿至2300亿港元。除新经济公司之外,教育行业仍会是新股巿场中得到巿场青睐的一个板块。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故宫口红生产商华熙生物完成上市辅导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