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受理企业增至79家 首现百亿融资!近三成企业闪现突击入股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4-17
受理企业增至79家首现百亿融资:4月16日,上交所受理中国通号、普门科技两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至此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79家。数据显示,79家企业融资总额799.47亿元。其中,中国通号105亿元的融资金额为79家中最高。
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指引出炉:上交所4月16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简称《指引》)。《指引》明确参与跟投的主体为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承诺认购的规模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5%的股票。《指引》明确,跟投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根据《指引》,科创板设置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制度,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
第一届科创板上市委成立:第一届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成立大会近日在上交所交易大厅举行。会上,上交所有关负责同志宣读了关于成立第一届科创板上市委的决定,向委员颁发了聘书。成立大会后,科创板上市委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议事规则》。
已问询企业增至46家:4月16日,已受理企业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上交所问询。截至4月17日上午,受理企业中已有46家获问询。
受理企业近半董事长薪酬不足百万:据统计,在截至4月15日公布的十四批共77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去年年薪最高的董事长领薪1774万元,最少的只有3.96万元,二者相差近450倍。而77家企业中,有37位董事长去年年薪低于100万元,占比达48.05%。
新材料企业备战科创板 广大特材产品应用于“华龙一号”
在已受理的科创板上市申报企业名单中,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大特材”)是一家以高品质特种合金材料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高端装备先进基础材料制造商,目前已形成合金材料和合金制品两大产品体系。对于广大特材是否具备冲击科创板的实力,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公司,并专访了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徐卫明。
广大特材位于张家港市,钢铁产业是当地传统优势产业,知名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的总部就位于此。与周边大多数钢厂不同,广大特材更追求“特”。
对于为何要在“特”字上做文章,徐卫明坦言,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倒逼公司“主动进军高技术门槛的蓝海市场,并寻求进口替代。”数据显示,目前世界特种合金材料产量占总钢产量的10%左右。而2017年我国特殊合金材料产量为3315万吨,在粗钢中的比例仅为4%,大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对于为何选择申报科创板上市,徐卫明表示,一方面,公司满足科创板定位;另一方面,以高温合金为代表的特殊合金材料已纳入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较大规模资金支持该业务发展。目前,公司主要融资渠道为银行贷款,有必要拓展其他融资方式,以解决资产负债率过高及新产品迫切开发、量产的问题。
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指引出炉
跟投比例2%-5% 锁定期两年
上交所4月16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基于证监会《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的框架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强化约束的原则,对科创板股票发行中战略投资者、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新股配售经纪佣金、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定价配售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和安排。
《指引》明确了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明确参与跟投的主体为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承诺认购的规模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5%的股票。
具体跟投比例根据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分档确定,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5%,但不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
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不足2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4%,但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
发行规模20亿元以上、不足5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3%,但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
发行规模50亿元以上的,跟投比例为2%,但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
《指引》还规定了科创板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安排。根据《指引》,科创板设置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制度,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
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发行价格的,获授权的主承销商有权使用超额配售股票募集的资金,以不超过发行价的价格买入股票。
跟投有利于增强定价合理性
上交所4月16日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简称《指引》),对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相关事项,特别是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做出了规范。上交所表示,科创板企业发行跟投主体明确为保荐机构或保荐机构母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主要考虑其合规性、操作性、包容性三方面。
上交所表示,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跟投”主体明确为保荐机构或保荐机构母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主要考虑其合规性、操作性、包容性三方面。
从合规性要求来看,另类投资子公司投资的资金来源完全为自有资金。
从操作性要求来看,据统计,目前境内共98家保荐机构,其中59家已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其他绝大部分保荐机构已申请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
从包容性来看,考虑到极个别保荐机构因特殊原因无法以另类投资子公司形式跟投的情形,允许其通过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认可的其他方式跟投,同时遵守相关规定和监管要求。
《指引》对跟投股份设定了24个月的限售期,一是为了结合不同类别股份的限售安排,平衡保荐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保荐机构是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跟投,但还承担了核查把关责任。保荐机构锁定期应长于一般战略投资者的12个月。同时,实际控制人对发行人应承担最高责任,因此,保荐机构的锁定期应短于实际控制人的36个月。三类主体的限售期应保持一定间隔,以形成义务的有效区分。
二是平滑跟投股份解禁数量,减少对市场的冲击。由于证券公司的跟投并非主动投资,且对资本金形成了一定占用,因此预计股份解禁后会尽快减持股份。
在此情况下,如果将限售期定为上市当年及其后一个或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则每年初会出现大量跟投股票的集中解禁,对二级市场造成明显冲击。如果将限售期设定为固定时长并以公司上市日作为起始日期,则股份减持较为平缓。综合以上考虑,对跟投股份,自上市之日起24个月内不得减持的安排较为合理。
受理企业增至79家
首现百亿融资计划
4月16日,上交所受理中国通号、普门科技两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至此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79家。其中,中国通号105亿元的融资金额为79家中最高。
据不完全统计,79家科创板“种子选手”背后对标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200多家。招股说明书显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在行业定位、行业布局等方面显示出高标准对标同行甚至是领先同行的“雄心”。
数据显示,79家已受理企业融资总额799.47亿元,项目平均融资金额为10.12亿元。
其中,中国通号105亿元的融资金额创下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新高,远高于位列第二的优刻得47.48亿元的融资金额。这也是科创板已受理企业中,首次出现百亿级别的融资金额。
中国通号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2016年-2018年三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5亿元、30.92亿元、32.95亿元。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对标的竞争对手包括铁科院、和利时、交控科技、阿尔斯通、西门子、日立、庞巴迪等。
对此,市场人士认为,科创板已受理企业中,部分企业事实上已是相关行业和细分领域的“领头雁”,更有不少企业属于行业新兴成长的“后起之秀”。科创板企业高标准对标同行,显示出相关企业的优良质地和战略雄心,有望成为优质投资标的。
近三成申报企业闪现突击入股这些机构抢搭末班车
据统计,截至4月16日晚间,已有79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其中有21家企业在过去半年内有过外部投资机构入股,占比约27%。
以企业申报IPO前6个月作为起算时点,这段时间内入股被外界称为突击入股。
作为第一家获受理的申报企业,晶晨股份的招股书格外引人关注。其招股书甫一披露,眼尖的人就已发现,晶晨股份最近一年新增了9名股东,其中包括裕隆投资、尚颀增富,以及小米集团全资子公司People Better等多家投资机构。
突击入股的投资方中还有产业资本的身影。比如,中国移动旗下的中移创新于2018年10月突击入股明星公司优刻得。2018年底,英特尔投资通过增资入股澜起科技,持有后者1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放眼资本市场,突击入股的情况并不鲜见。财经评论人皮海洲表示,在发行上市前突击入股的行为,通常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拟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标准,客观上存在增资的要求;另一种是拟上市公司已达到上市的标准,在发行上市前提供“低价增资”的机会,更多属于“利益的让渡”。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券商近一个月“拜访”超200家上市公司 密集调研化工板块公司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