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新股 > 热点

IPO数量多少节奏快慢不是关键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才是重点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3-07

摘要:    IPO一直备受市场各方关注,包括IPO速度快慢、上市公司质量如何、融资规模大小、IPO绿色通道等。其实,对于这些问题,监管层已经不止一次作出回答,但每次都无法打消部分人士的疑虑。  ...

    IPO一直备受市场各方关注,包括IPO速度快慢、上市公司质量如何、融资规模大小、IPO绿色通道等。其实,对于这些问题,监管层已经不止一次作出回答,但每次都无法打消部分人士的疑虑。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日前明确表态:过去,当股市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曾经用过减少甚至暂停IPO的办法,来稳定市场,缓解下行压力,也有过时点性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解决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机制性问题,没有解决市场的源头活水问题,没有解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

    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经核发了7批IPO批文,78家企业共计筹资总额不超过385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原理事长陈东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的IPO速度并不算快,上市融资顺畅了,可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

  当然,数量多少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把握住上市公司的质量。这需要多方合力,比如,要求保荐机构要对保荐的项目做好尽职调查,对“带病申报”坚决说“不”;对发审委委员来说,就要行使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坚决不给存在问题的公司放行。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已有9家公司首发申请被否,还有3家暂缓表决,获得通过的共有65家,通过率为84.4%,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97.37%。

  除了严格发审,还有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就是对IPO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根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此前通报,证监会于2016年四季度开展了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共涉及12家企业。通过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披露情况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会计核算不规范,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等问题,证监会将以约谈提醒、反馈意见函形式告知并督促发行人及中介机构予以整改、落实。对于部分中介机构或签字人员存在的对招股说明书披露信息核查不充分、重要事项核查不到位、工作底稿不完善等执业质量问题,已移送证监会相关部门按程序处理。

  2017年,证监会将继续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防止带病申报,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对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对于IPO问题,大家应该理性看待,没必要“谈IPO色变”,就像刘士余所言:大家看待排队企业的家数,还可以有一个角度。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上市。这不是坏事,这是好事,是中国经济活力的体现,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类重组上市”监管如何顺应变局增强威慑力

下一篇:注册制不必急于锦衣夜行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