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行情

“逃离”深圳 企业之困

来源:财经郎眼Daily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6-06

摘要:  一个养两千人的老板,不如养五个人管一栋楼的老板。  5月27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规范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稳定租赁价格的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针对产业用房“二房东”虚报面积、垄断房源的...

  一个养两千人的老板,不如养五个人管一栋楼的老板。

  5月27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规范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稳定租赁价格的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针对产业用房“二房东”虚报面积、垄断房源的收费现象,通过编制厂房租金指导价等办法来平稳健康的产业用房租赁市场。 

  具体来看,三类产业用房要低于租金指导价,即国企或社区股份公司自有或运营的产业用房、财政投资或工业区整治时享受奖补的产业用房、农村城市化遗留产业类违法建筑,其它各类产业用房租金价格高出指导价15%,将被约谈。

  绕不开的“二房东”

  往昔南海之滨的小渔村,摇身一变化为寸土寸金的宝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对这块土地趋之若鹜,直到今天,深圳依然吸引无数企业前来投资办厂。

  城市经济顺着企业的汇聚高歌猛进,各类资源成本节节攀升,有人为成本控制焦头烂额,也有人抓住“商机”赚得盆满钵满。“二房东”便是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之一,也是推动当地租金上涨的关键所在。 

  二房东们通常从一手房东里将整栋楼承包,再加价对外承租,足够的房源让二房东可以掌控片区房源价格。更有甚者,联合亲友、同乡形成“帮派”,不断扩大管控楼盘,牢牢把握市场定价权。在外来人口高达六成的深圳,从个人租房、企业办公到厂房选址,很少有人能绕开“二房东”的“坐地起价”。

  “逃离”深圳

  作为创业企业的首选地,深圳的写字楼租金多年来居高不下,尤其是运营较为成熟的甲级写字楼,其市场热度稳中有进。可以说,对办公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一直都是深圳“二房东”的摇钱树。 

  但2018年金融业动荡,部分金融企业退出深圳,加上2019年深圳将新增15个写字楼项目,共计建筑面积约109.9万平方米,导致深圳写字楼的热度骤减。2019年第一季度前海片区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超过50%,大量“二房东”不得不亏本脱手。 

  写字楼遇冷的另一面是厂房租金的节节攀升。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更换办公模式及空间,却很难缩减负责生产的厂房的面积。于是,越来越多的二房东押注厂房。2018年下半年以来,深圳厂房租期届满的部分企业被房东涨租4成以上,企业但凡有一丝犹豫,就会被“二房东”抢走,空置厂房乃至在建厂房多被“二房东”抢租,随后再高价转租给工厂。 

  一隅之地让中小微企业寸步难行,租金暴涨让制造业企业不堪重负: 2014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2015年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设于汕尾,2016年华为终端转移落户至东莞松山湖,2018年华为再将第二代数据中心、研发中心迁至东莞松山湖。此外,富士康将众多生产线转移至郑州和其它内陆城市,欧菲光、兆驰股份、兴飞科技、海派通讯等企业,将生产线搬迁至江西南昌。

  深圳会“空心”吗?

  企业“逃离”深圳的故事不止于此。迫于成本压力,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被大量转移至深圳以外,这种现象也被市场解读为“产业空心化”。 

  那么,产业空心化将会对深圳带来什么影响? 

  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历史上有迹可循。曾经依靠工业革命领先全球的英国,在1980年全球化浪潮袭来之际,其依靠殖民地之间的资源、贸易往来的商业模式被打破,导致英国产业空心化趋势不断深化,制造业大量流失,就业机会随之减少。

  与此同时,欧洲进入一体化时期,大量生产和技术流入德国,以“精细”闻名的德国制造业就此诞生。而英国,从“世界工厂”逐渐沦为世界工业品进口国,并在此后半个世纪失去所有领域的优势。

  制造业生产实物,创造财富。虽然今天深圳的情况与曾经的英国相差甚远,但我们不能忽视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 

  实体经济是深圳的“立身之本”,2018年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41.1%。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降低外资投资门槛等政策落地,这个被打上创新、科技等标签的沿海经济特区,其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不能让实业家败于二房东,不能让“创新技术”败给土地价格。随着编制租金指导价政策的出炉,可以预见的是,深圳工业用房租赁价格将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放眼全国,深圳并非个例。随着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升级转型并驾齐驱,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工厂搬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整个行业的增长放缓已成事实,因此,我们更应该为制造业提供一个良好、稳定、健康的生存环境。 

  “给企业减负、给企业家尊严、给实体经济活力”,但一夜百万富翁、一夜山穷水尽的时代,改变了人们对于“财富”的认知。所谓吃过肉以后就不愿意再吃素,坐过车以后就不愿意再走路。或许,资本的急功近利和个人的一己私欲,是时候停下了。 

  于国于城,唯有实业可兴邦。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一个季度赚了一年的钱后 券业又沉寂?都正寻找财富管理“新风口”!

下一篇:共享单车骑向“造血”下半场:最贵单车1小时4元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