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论坛 > 论坛

校园贷又上热搜榜 绝不能让学子们扭曲负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8-07

摘要:  8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了曾害死多条人命的校园贷死灰复燃,随后,#校园贷死灰复燃#话题一度进入微博热搜排行榜前十,该话题阅读达到了2.8亿。社会公众何以如此关注校园贷问题?  扭曲的校园贷曾...

  8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了曾害死多条人命的校园贷死灰复燃,随后,#校园贷死灰复燃#话题一度进入微博热搜排行榜前十,该话题阅读达到了2.8亿。社会公众何以如此关注校园贷问题?

  扭曲的校园贷曾害死多条人命,这只是激怒网民的导火索,而深层次的根源,是校园金融需求如何解决、贫困学生的正常资金需求如何满足、部分学生过度贷的社会成因、高利贷及催债等于催命的残忍手段这些问题,才是引发网民深度关注的真正原因。

  2017年4月,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深陷校园贷,被借贷平台方发裸照催债,在泉州一宾馆烧炭自杀。风华正茂的学生,本来前途充满无限可能,然而,她却在青春的大好时光里,选择了终止生命。在自杀前,她的心理到底经历了如何恐惧的挣扎,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发裸照催债,对于一名女生来讲,手段是何其残忍,这样的催债就是催命!连生命都不要了,可见其受到的心灵屠戮已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

  生命已随风而逝,然而,恐惧阴影却挥之不去。有许多借贷学生并非贫困学生,这里有过度消费的“剁手党”,存在与他人攀比的虚荣心,还有赌博成性的堕落行为,但我们不能只去责怪心理尚不够成熟、社会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借贷消费,青春的成长,是需要良好引导的,没有谁天生就能成熟、理性。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大有责任心的媒体已经跟进报道,各地公检法及共青团官方微博也已跟进,或引导学生“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或抨击扭曲的校园贷。公检法对非法校园贷的有力打击,当然让人们拍手称快,但舆论的引导、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也将能从文化根源上有力阻止非法高利贷、套路贷等行为对学子们身心健康的侵蚀。

  然而,校园金融需求是客观的存在,除了司法部门和监管机构严厉打击非法校园贷、高利贷、套路贷,如何去解决正常的校园金融需求,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银行对校园贷积极性不高。银行作为正规军,不能走高息的路子,致使银行的校园贷产品很难盈利,缺乏商业可持续性。而互联网巨头早已深度渗透校园,从成本角度讲,银行也无力、无心、无动力与他们争夺校园用户。此外,大银行看不上校园贷,地方银行又难以跨区域经营也是原因。

  每经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深入行业,和多位资深从业者、行业观察人士探讨,许多受访者认为,非法校园贷的死灰复燃,一方面是因为正门难开。学生们金融需求一直很旺盛,但是银行等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的服务不到位甚至说根本没有。中国每年新增数百万大学生,在校大学生人数更是达到了数千万的规模,旺盛的需求、庞大的潜在用户人群,让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银行即使想放水养鱼,深耕校园金融市场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你这边放水养鱼,那边人家却是在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多位持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是需要监管研究的一个制度性问题。

  “叮的一下,5秒就可以到账,不要让自己等待,想去玩就去玩,想买什么马上就要!”这样的广告语充斥在孩子们周围,贷款机构们老是拿着大红的钞票在学子们面前诱惑他们,引诱他们一步步陷入泥潭。他们的人生甚至还没完全打开,就要背负因一时冲动而留下的巨债。

  救救学子!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网贷大败局:曾经看不起银行的他们把故事演砸了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