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行情

一级市场存量出清赛道生变 投资人说“宁可错过 也不要投错”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10-24

摘要:  “过去十年是宁可投错,坚决不能错过。今年开始,宁可错过,也不要投错。”鸿坤亿润投资合伙人王焕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目前,针对创投行业“松紧结合”的政策措施正在酝酿。  发改委下设机构召集创投会议次...

  “过去十年是宁可投错,坚决不能错过。今年开始,宁可错过,也不要投错。”鸿坤亿润投资合伙人王焕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目前,针对创投行业“松紧结合”的政策措施正在酝酿。

  发改委下设机构召集创投会议次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座谈上表示,将逐步出清“伪私募”,对行业实行差异化监管。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获悉,监管部门计划对减持新规进行优化,针对不同类型股东考虑实施不同的制度约束,特别是针对PE/VC等股权投资机构,希望可以形成“有进有退”格局。

  顶层设计逐渐完善之下,资管新规影响持续,创投行业募资、投资金额断崖式下滑的态势延续到今年,一众VC/PE在行业的大风大浪中穿行。波涛汹涌里求生存,掌舵者只能调整航向。

  投资更趋谨慎的同时,机构调整赛道——基于产业逻辑的投资在加大。北京某投资硬科技领域的VC机构副总裁告诉记者,硬科技投资“蛰伏”期较长,机构退出难,但在近两年其逐渐加码该领域投资。

  寒冬依旧

  “募资很冷,投资很冷,退出也挺冷。”谈到创投行业现状,投中信息创始人陈颉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上表示。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据CVsource统计,约350多家基金完成募集,总规模达970亿美金,预计2019全年会低于2018年的数据。

  与此同时,项目集中度提升,这体现在每年平均单笔披露投资规模上。2019年以来,平均单笔投资规模3142万美金,2018年为2922万美金,2017年则为2000万美金。

  退出带给GP的最终投资回报方面,今年的情况也不尽人意。

  香港及海外市场方面,据CVsource,2019年在美股、港股上市的中国股票的首日破发率在33%左右。截至目前,中概股的破发率达71%,港股的破发率也超过50%。

  此外,募资端马太效应凸显。在募资端跟投资端,头部集中的效应明显。年内,前10大基金的募资规模占到整个市场募资规模的65%左右。

  当前时段,GP正在大风大浪里穿行,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认为,不仅如此,风浪还从多面袭来。

  “不单是募资难,还有注册难、备案也难。退出的时候,资本市场对于机构投资人的分阶段退出也难。甚至包括行业本身的一些特征,比如说互联网的红利使得我们在to C领域上的很多竞争趋于饱和,大家都会去看to B的方向,这样的一个转型也很难。”他提到。

  创新窗口期稍纵即逝

  企业存活率降低,GP必须更充分地考虑安全边际,做好长期作战准备。

  度日维艰时,各家都在探索寒冬法则。机构投资策略和风格悄然生变,更加稳健的作战方式受到青睐。

  王焕说,通常而言,市场上存在两重机会,第一是创新产品、商业模式的机会。但在当前环境下,消费类创新的窗口期非常短,可能只有三到六个月。抓紧时间,尽快形成“护城河”,才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另一重机会则来自市场出清。以地产投资为例,差异化路径成为中小地产商在这一阶段的生存路径。

  “房地产行业整体放缓,其实头部几个企业,万科、碧桂园等还是在增长的,且增长非常快。其他行业里也会有头部企业增长的机会。中小产商必须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要根据社群消费的迭代,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找好定位,才能避免被市场出清。”他表示。

  部分文娱消费领域的投资布局也在发生变化。产业资本投资策略,即在产业链中先给项目赋能成为当下被选择的路径。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说,在前五年,文化、内容方向上的投资占比近三分之二。但接下来,团队建设、人员配置等将更倾向于消费领域和科技方向上的投资。她认为,关键在于“圈定各自的核心能力圈,找到边界,建立壁垒。”

  王焕说,创新机会越来越难把握,投资越来越难做,机构非常早期地抓到一个能成长出来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既要把握市场出清的机会,又要避免踩到出清的“雷”。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退出难的背景下,部分投资机构对于基金投资期限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

  “科创板时代,如果大家真的能投到科创企业或者是‘投早、投小、投新、投长’,基金的期限可能要延长。我们和部分省市的科创基金交流时,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募集基金的期限、配置的资金都调整到超过十年。”投中研究院院长国立波告诉记者。

  投科技类原始企业,孵化的周期将更长。国立波认为,这与投资机构的转型,投资逻辑的变化,以及未来的新增长点和新旧动能转化相关。

  LP/GP市场四大趋势

  “未来,我们面对的必然是一个存量市场加上有限增长的市场。这是与过去不一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头部公司及头部机构会占越来越大的份额,非头部公司和非头部机构的日子会越来越难。”陈颉表示。

  在他看来,未来LP/GP市场的四大趋势是:募资波动性降低,一级市场进入理性时代,募资环境长期平稳;募资端马太效应凸显;头部规模化,投资专业化;外资加码中国。

  从发展时段上,国立波提到,从今年开始,VC/PE行业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存量出清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此前,中国的VC/PE行业已经历了“两个十年”:1999年至2008年,人民币基金萌芽,美元唱主角;2009年至2018年,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占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CBA联赛新增5家赞助商 限外援、设工资帽等新政即将实施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