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数据 > 数据

16家影视公司一季度亏损超11亿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4-17

摘要: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停产停业,影视公司过得怎么样?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4月15日晚间,已有16家影视上市公司对外发布一季度业绩预报,并有超六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至少达到11亿元。而其余...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停产停业,影视公司过得怎么样?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4月15日晚间,已有16家影视上市公司对外发布一季度业绩预报,并有超六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至少达到11亿元。而其余盈利的影视上市公司中,也有多家出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影视行业的严寒倒逼着每一位从业者做出改变,甚至悄然蔓延至整个影视生态链。

  超六成亏损

  4月15日晚间,当代东方长城影视纷纷发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报,至此国内已有16家影视上市公司预先披露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大多数影视上市公司均未能逃离亏损的处境,且亏损公司的数量达到10家,占比超六成。

  以万达电影为例,该公司在业绩预报中指出,预计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5亿-6.5亿元,其也是这16家公司中亏损规模最高的一位。同时,金逸影视华谊兄弟幸福蓝海的亏损规模也均在亿元以上,此外,其余6家出现亏损的公司则普遍亏损在数千万元。

  对于出现亏损的原因,不少公司表示均与电影业务有关。金逸影视在业绩预报中指出,自今年1月24日起,公司旗下自有影院及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旗下加盟影院已全部暂停营业,截至公告提交日仍未恢复营业,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收入,但公司仍需承担相应的固定成本,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利润亏损。

  影视传媒行业分析师曾荣表示,当下票房仍是我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疫情尚未完全消失,仍需进一步防控,因此线下观影短期内仍难以实施,涉及电影业务的影视上市公司的业绩仍会持续受到影响。

  而在电影上映全面取消的同时,剧组停拍也导致部分公司的推进未能按照原计划实施,收入下滑。慈文就在业绩预报中指出,报告期内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影视业务生产发行基本陷入停顿,加之影视业务的生产制作和发行周期导致公司收入确认存在一定的季度性波动等原因,公司一季度影视业务收入确认金额很少。

  净利逆势增长

  尽管超六成的影视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业绩亏损,但也有少数公司实现盈利。

  业绩预报显示,包括光线传媒新文化华策影视华录百纳在内的6家影视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盈利,其中华策影视华录百纳甚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逆势增长。

  据华策影视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预计实现盈利1亿-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1%-205.14%。报告期内,华策影视确认收入的电视剧项目有《锦绣南歌》《拾光里的我们》《完美关系》等以及广告等衍生生态业务。

  除此以外,华录百纳也实现了利润增长,并预计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707.99万-2000.79万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75%-105%,而收入则主要来自于媒介资源的硬广项目投放及过往剧目的多轮发行。

  从中可以看出,支撑业绩增长一方面仍与相关公司此前储备的影视剧作品通过相关布局实现收入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旗下涵盖除影视外的其他业务,带来一定收入。“影视行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每一部作品均不能完全保证上线后是否能达到市场预期,这便会对业绩带来风险”,在曾荣看来,尤其是近年来,影视行业出现较多变化与调整,令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再一次增加,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便会对相关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影响,甚至是此前投入的资金与精力均打了水漂,如何完善自身业务寻求稳定的业绩发展,是不少公司当下考虑的重点。

  倒逼升级

  近些年来,影视类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亏损、两极分化等现象其实早已屡见不鲜。以2019年前三季度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多数公司业绩下滑,其中12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甚至是亏损,占比达到75%,而影视项目的市场反馈不达预期则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

  “近两年随着影视行业的市场大环境调整不断,无论是政策还是行业规范,抑或是观众消费习惯、市场需求的改变,都在倒逼着每一位从业者强化自身。影视行业虽然始终离不开内容为王,但这次疫情影响的不只是某家公司的利益,而是正在悄然改变着整个影视生态链,身处其中的上市公司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从业者在此时更应该明白什么是审时度势。”影评人刘畅如是说。

  为了抵抗环境变化、降低业绩风险,如今许多影视类上市公司都会选择多元化、全产业链的发展路径,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对此业内的意见不一,部分人认为这有利于挖掘内容价值,避免影视业务收益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也有从业者认为,一家公司很难在多个领域均获得成功,与其将业务领域扩散到各个方面,不如只选择其中两三种深入布局。

  “市场环境在变,今年影视股面临的挑战将尤为严峻”,投资分析师许杉进一步强调,虽然目前国内影视市场的发展趋于理性,但未来空间仍不小,而影视类上市公司若想获得更大收益,还需关注并挖掘出影视市场的多渠道变现方式,且每一个电影项目从创作到最终推向市场中的诸多环节,均存在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关键在于相关公司如何去操作每一个项目。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兴证策略王德伦:行情随政策春风起舞 行业配置“两头走”

下一篇:34股获机构上调评级 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