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理财 > 规划

“逃离大城市”?超两成大学毕业生回小城就业 41%选择进入事业单位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5-08

摘要:  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就业?  麦可思研究院5月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分布的研究,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在“县级市及以下”就业的比例超过两成(本科:2...

  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就业?

  麦可思研究院5月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分布的研究,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在“县级市及以下”就业的比例超过两成(本科:20%,高职高专:22%)。

  对“小城”青年的就业特征深度分析发现,毕业半年后就业于“县级市及以下”的2018届大学生的平均月收入(本科:4488元,高职高专:377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5135元,高职高专:4112元),这或许受到他们就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报告显示,“小城”就业满意度(本科:67%,高职高专:66%)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68%,高职高专:65%)基本持平;离职率(本科:19%,高职高专:36%)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23%,高职高专:42%),即具有更高的职业稳定性。

  虽然“小城”青年在月收入这一“硬指标”上不占优势,但他们的就业幸福感并未被拉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对影响“小城”青年就业满意度的具体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毕业半年后就业于“县级市及以下”的2018届大学生认为,“收入低”(本科:65%,高职高专:67%)和“发展空间不够”(本科:52%,高职高专:52%)是他们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两大主因,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小城”青年的职业稳定性更高,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他们就业的单位类型相关。麦可思分析发现,毕业半年后就业于“县级市及以下”的2018届本科生中,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最高(41%),高出全国本科平均水平(19%)22个百分点;并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群体中近半数任职于中小学教育机构。

  对于“小城”青年获得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渠道,麦可思分析发现,“本大学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本科:22%,高职高专:18%)和“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本科:19%,高职高专:29%)是毕业半年后就业于“县级市及以下”的2018届大学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两条重要渠道,并且“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16%,高职高专:23%)。

  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如果回到小城市,选择到体制内的比例会更高。而这些工作招聘信息,很多来自亲戚朋友。这也说明,在小城市,熟人社会的特征更加突出。

  近些年,“逃离大城市”成为年轻人中的一种选择。麦可思分析发现,2016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就业于“县级市及以下”的群体中,38%属于“回流”人群,他们的月收入(6878元)明显高于毕业三年内一直在“小城”就业的群体(6012元)。2016届高职高专生中,毕业三年后在“小城”就业的“回流”群体占比为50%。

  小城市相对较低的房价、较低的生活成本是不少毕业生回流的关键因素。本科毕业后曾在厦门一个民办大学工作的李先生说,在厦门高昂的房价面前,想要立足比较困难,最终在毕业两年后,他选择回到老家的县城,成为一名律师,在县城置业定居。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氢能汽车政策呼之欲出 产业链个股爆发在即

下一篇:GDP首入全国前十 这座“憋屈”的省会要为自己“正名”?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