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资讯 > 产经

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标准化推进 上海中医药发展提速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邹臻杰  发布时间:2020-05-26

摘要:  打造“全国中医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地及高峰高原地”是上海中医药事业、产业的发展目标。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政策也正逐步落地。  5月25日,上海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打造“全国中医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地及高峰高原地”是上海中医药事业、产业的发展目标。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政策也正逐步落地。

  5月25日,上海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作为对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落地,《实施意见》也成为上海开展中医药服务、实施产业创新的路线图。

  《实施意见》共涉及7大方面25条意见,包括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发展中医药产业、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和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等。

  要实现高质量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具体该如何推进?

  严控中药产业全链条

  完善中药注册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是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在发展中医药产业方面,上海市卫健委解读称,《实施意见》主要举措是:构建中药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保障本市中药饮片质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中的作用。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早在2010年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上就提出,并在当时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如何理解构建中药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路径怎么走?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从种植地环境和选种栽培、加工炮制、流通贮藏到市场销售全过程追踪和监管的溯源体系。

  近年来,就该体系实现路径,也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国家也于2012 年10月颁布《关于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通知》,从流通环节着手建设中药质量追溯体系等。

  这一追溯体系的建成还有哪些领域需要突破?

  一种药材从种子到成为销售的饮片或中成药,中间历经许多个过程,包括种植、采收、炮制、贮藏等。

  “因此,通过条形码或二维码对每种商品进行标记,在各个环节由专业人员利用传感器将相关信息上传云端数据库,监管部门、下游环节人员以及消费者可以全程查询相关信息。而实现这种全程的监控和监管,重点应当着力于打造适用于中药材的物联网技术、区块链以及大数据技术。” 吴焕淦分析说。

  中医药研发有哪些发力领域

  《实施意见》还提到,要“加大临床资源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创新中药和先进中医医疗器械研究开发投入,鼓励基于医疗机构制剂的中药新药申报,服务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中医药的研发应在哪些领域发力?

  上海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对记者表示:“我们在此前的‘上海建设全球领先的中医药高地研究’中,就建议要在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特色技术、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防治研究。”

  目前,上海拥有9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7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和75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下一阶段,上海将以提升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中医临床诊疗能力与水平为核心,深化临床相关资源集成利用,创新管理与诊疗模式。

  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医药领域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在促进中医传承和创新方面,解读文件提到:一是推进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建立流派专科中心;二是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健康的引领作用;三是推动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开展中医西医汇聚创新,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四是提升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全国的核心地位。

  吴焕淦认为,制定中医药相关的国际标准,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但中医药标准化也面临着一些阻碍。“比如,中医针灸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底子薄弱;缺乏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国际竞争环境下缺乏标准化战略规划等等,需要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早在2010年初,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已落户上海。截止2020年3月,该委员会已正式发布5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正在制作的国际标准41项,实现了ISO领域中医药国际标准零的突破。而在已发布的国际标准中,73%的标准是中国提出并主导的,其中上海有12项。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预算的“加”与“减”——大力优化结构 大力提质增效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