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资讯 > 产经

柔性OLED技术:短期谨慎悲观 长期理性乐观

来源:维科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5-27

摘要:  倘若将2019年视作“折叠屏元年”,那么2020年,则是对柔性技术落地的真正考验。最近一条产业链传闻或许印证了这一点。  有媒体引述韩联社爆料称,华为已向欧盟智慧财产局(EUIPO)申请折叠屏手机...

  倘若将2019年视作“折叠屏元年”,那么2020年,则是对柔性技术落地的真正考验。最近一条产业链传闻或许印证了这一点。

  有媒体引述韩联社爆料称,华为已向欧盟智慧财产局(EUIPO)申请折叠屏手机“MateX2”专利,且有别于MateX采用外折式设计,“MateX2”改用与三星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一样的内折式设计。同时也有传闻称,由于MateX一代产品屏幕表现不佳,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将有可能弃用京东方全柔性OLED面板,转而采用三星折叠面板。

  若消息为真,对于羽翼尚未丰满的中国柔性屏产业,委实不是个好消息。

  那么,对于此次事件——乃至整个中国柔性显示的未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在短期内你可以选择相对“悲观”,但只要将目光锁向未来,我们无疑要保持理性乐观。


  “量变”不产生“质变”?

  时至今日,业内早已达成共识,顺应“万物皆显示”浪潮的柔性OLED,是面板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将新型显示视为国家战略的中国,许多面板厂商也纷纷加码布局:过去几年,中国OLED产线一直处在爬坡量产阶段;而未来几年,随着数条OLED产线即将建成投产,OLED产能势必得到进一步释放。

柔性OLED技术:短期谨慎悲观,长期理性乐观

  在业内人士的期许中,未来中国面板厂商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而近年来在柔性显示领域发展迅猛的京东方,无疑是国产面板厂商的领头羊,也是整个中国显示行业的“门面担当”。

  但在OLED产能不断扩张的同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OLED产能也有“低端”和“高端”之分,生产难度较低的刚性OLED、固定曲面OLED产能相对“低端”,目前各大厂商产能扩张的主要方向也是这一类。而生产难度更高的全柔性OLED产能,则更加“高端”,目前能够做到大规模量产的厂商也寥寥无几。

柔性OLED技术:短期谨慎悲观,长期理性乐观

  这一点我们也能在手机市场上看到,折叠屏手机所需的全柔性OLED屏,对技术要求颇高,无论是已经面世的折叠屏手机产品,或多或少都曾曝出过屏幕折痕、断裂等问题,工艺和良率等问题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货量。

  所以考虑到屏幕对一款折叠屏手机用户体验的重要,同样作为中国智能手机在国际市场的“门面担当”,倘若华为在新手机上如传闻所言没用京东方,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的产品更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更具优势。

  当然,这也从侧面印证,尽管中国面板出货份额已跃升全球第一,但中国对新型显示产业链的控制力还不够强,在前瞻技术布局上与先进企业也仍有差距。


  譬如在OLED领域,2019年韩国市场占比89.9%,掌握着很强的话语权。尤其是三星,在整个半导体行业,过去数十年的技术积淀,让三星成功打通了消费电子全产业链,在面板,内存,处理器,电池,芯片和传感器等离聚光灯较远的领域都有所布局,构筑了一道很坚固的上游产业链壁垒。

  而这道壁垒,很难在短期内被轻易击溃。尤其是在国内厂商大量聚焦于刚性OLED、固定曲面OLED等“低端”产能扩张时,产能更易过剩,使市场更早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迫使厂商被动升级落后产能,更加难以打入高端全柔性OLED面板市场。同时,在技术攻坚的世界,“量变”没理由注定产生“质变”,面对客观上的技术差距,产能提升能否转换成市场竞争力,我们还需要等待市场的验证。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公司连续8年获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中国国家主权级信用评级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