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策略 > 策略

精选层开市首日出人意料 机构称或因新老股东博弈激烈

来源:新京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7-28

摘要:  7月27日,新三板迎来“高光时刻”,随着上午9时30分的一声钟响,精选层正式开市,32家首批企业挂牌交易。自去年10月本次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到现在精选层开市,仅历时9个月,新三板迈入新的历史阶...

  7月27日,新三板迎来“高光时刻”,随着上午9时30分的一声钟响,精选层正式开市,32家首批企业挂牌交易。自去年10月本次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到现在精选层开市,仅历时9个月,新三板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开市首日,首批32只精选层股票中有21只股票收盘下跌,破发股票数量占比达到65%,近七成股票成交额不足1亿。如何看待新股破发?未来精选层走势如何?

  首日表现如何?

  超六成股票破发

  精选层股票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但设置了30%、60%两档临停线,单次临时停牌时间为10分钟。开市当天,首批32只股票全部高开,其中同享科技、永顺生物开盘涨幅均超100%。同享科技高开129.67%,永顺生物开盘涨101.14%,两只股票均在27日上午触发上涨临时停牌。

  不过,高开后大部分股票出现下挫,甚至有股票触发下跌临停。

  截至27日收盘,首批32只精选层股票中,10只上涨,1只平盘,21只股票下跌,破发股票数量占比达到65%。32只股票平均涨跌幅为-4.37%。

  其中涨幅最高的股票为同享科技,收涨55.4%,其发行价为10.18元/股,开盘价较发行价翻倍达到23.38元/股,最终收于15.82元/股。另外,永顺生物收涨39.86%,森萱医药、殷图网联、贝特瑞涨幅超10%。

  有4只股票下跌超20%,包括泰祥股份、恒拓开源、建邦股份、流金岁月。其中,跌幅最大的为泰祥股份,其发行价为16.42元/股,27日开盘不久即跌63.28%,股票临时停牌,复牌后跌幅收窄,最终收于13.00元/股,跌20.83%。

  从换手率来看,涨幅较高的股票换手率也较高。其中,同享科技换手率最高,达到46.28%;森萱医药、三友科技的换手率均超40%。不过,有12只股票换手率不足10%,占比近四成。32只股票平均换手率为16.79%。

  从成交情况来看,开市当日32只股票总成交额为36.09亿元,平均每股成交1.13亿元。其中,贝特瑞的成交额最高,为8.46亿元。有10只股票成交额超过1亿元,22只股票成交额不足1亿,占比近七成。成交额最低的股票为中航泰达,为2932.47万元。

  从收盘总市值来看,32只股票中总市值最大的也是贝特瑞,达到221.37亿元,贝特瑞也是32只股票中唯一一只总市值超百亿的股票。32只股票总市值的中位数为10亿元。

  如何看待首日破发?

  发行定价过高新老股东博弈

  事实上,破发是实行市场化定价的正常现象。去年在科创板开市不久后,也曾出现新股破发现象。新三板精选层实行市场化发行定价,市盈率不受约束,也无法避免破发问题。

  开源证券中小企业服务部负责人彭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精选层分化较为严重,破发集中的主要原因有市场短期博弈较为加剧,涨幅较好的公司换手率也较高。精选层股票公开发行后持有自由流通股份的投资者结构有所差异,前期市场博弈成分较大。另外,前期市场投资者对新三板观望气氛较浓。首批企业募集资金超94亿元,加上前期的老股流通盘在150亿左右,精选层开市首日全天的成交金额相对较少。

  精选层股票公开发行后,部分老股不设限售,持有自由流通股份的投资者结构与主板市场有所差异。挂牌公司在进入精选层前经历了创新层的公开转让,股权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散,公开发行前持股5%以下的非董监高股东(简称“老股东”),在股票公开发行进入精选层后,老股东与参与公开发行的新进股东交易权利相同,老股东之间、老股东与新股东之间的持股成本、投资目的、估值标准都有所差异,这导致精选层股票初期的博弈因素更为复杂,股价表现也不尽相同。

  银泰证券股转系统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对记者表示,首日较多股票破发,体现了发行定价依然过高。他认为,理想中的精选层股票市盈率应该在15倍-25倍之间,首批企业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为31倍,相对来说还是较高,很多参与其中的投资者还是参照了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

  另一方面,大部分新投资者尤其是A股的私募投资基金依然不熟悉新三板市场,开盘第一天市场上的买方力量并不强。从盘面上看,成交小额零散,机构资金较少。张可亮提出,这也为后续投资者提供了机会。这些挂牌企业都是相对优质的公司,目前很多公司的价格已经具有了投资价值,比如泰祥股份,净利润近7000万元,目前市盈率只有11倍,估值优势明显。“我相信,未来新三板精选会逐步向合理的市盈率水平回归,走出慢牛行情。”

  投资者需摒弃“新股不败”思维

  回归价值投资

  从其他市场来看,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个股的破发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去年11月6日,科创板首现破发,上市仅2个交易日的久日新材和上市6个交易日的昊海生科同日破发,此后破发股票数量增多,一年内破发的公司累计有13家。其中,去年12月4日上市的建龙微纳在上市首日就破发。

  港股市场也存在上市破发情况,例如,小米集团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开盘就遭破发,此后小米集团在近两年时间里一直处于破发价位,直到今年7月10日,小米集团才首次收盘回到发行价以上。

  据统计,2019年港股和美股分别有122和311家新股上市,其中首日破发比例分别为33.6%和16.7%。

  因此,从市场发展来看,允许股票破发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也是新三板与国际接轨的表现。随着发行常态化和注册制加紧推进,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发行定价环节的作用,破发的出现对后续公司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将进一步考验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和压实责任。

  另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新股破发揭示了市场化定价机制下新股的风险,这也要求投资者摒弃“新股不败”的固有思维,更加注重价值投资。此前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往中国资本市场上大量案例似乎证明只要是新的就一定会涨,现在大部分投资者还是有“博傻”预期,认为只要是新鲜事物就要参与,未来一定能卖给其他人,这是不对的。从新三板精选层,到未来的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以后,投资者不应该有“博傻”预期。

  张可亮表示,新三板精选层会重构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改变A股市场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过高、二级市场爆炒新股的顽疾,这会极大地改变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将会是公司价值的体现,而不再是炒作的筹码,价值投资将会在和价格投机的较量中,逐步占据上风。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纯债基金遇冷 权益市场受资金追捧

下一篇:民生加银基金高松:医药行业具长期成长性 投资需淡化择时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