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8-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测,到“十四五”期末(约2025年),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报告甫一发出,这一数据立即引发了社会热议。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当前,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需要从各个方面补短板,以求做到万无一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韩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有2亿多农户且大多是小农户,由于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既与资源禀赋优势人少地多的国家不同,也与资源禀赋不足人多地少高度依赖进口的粮食净进口国家不同,很难直接借鉴哪个国家总体上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但涉及到粮食支持政策、粮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从不同国家借鉴。比如和我国邻近的农业资源禀赋相近的日本、韩国,对于主粮大米的支持政策,比如欧盟对农民直补、对可持续农业发展支持政策,这些经验都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要吸取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尤其是粮食产业发展的教训,需要高度重视种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要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韩杨进一步强调。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可以参考的、国情有一定相似度的国家很少,日本算是其中一个。日本整体上强调粮食自给,为保护农民的利益与积极性,关税较高,但总体效果却不太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是粮食出口大国,包括西欧国家等。今后,在国际上,要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为粮食安全献计献策,同时借鉴一些国家在粮食安全上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服务。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跨境电商助力东南亚经济加速复苏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