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重启遭遇诸多阻滞 东西互动展现更多机遇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9-03
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德国,这是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8月25日至9月1日的行程。此次王毅出访欧洲五国,展示了中国重启面对面外交模式,已从周边国家发展到欧洲。
应缅甸、西班牙、希腊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于9月1日至4日赴上述三国进行正式访问。
此次杨洁篪的外访,可以说是无缝衔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8月25日至9月1日对欧洲五国的访问。有分析指出,中方高层官员密集访欧,是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再出发的明确信号,对深陷疫情和经济泥淖的欧洲多国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合作机遇。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近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陆续公布了核定后的今年二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欧洲多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都遭遇历史性下滑。
有分析指出,在目前经济重启叠加疫情出现反弹的背景下,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的前景不甚乐观,部分国家甚至存陷入持续衰退的可能。
其中,二季度英国GDP环比萎缩20.4%,是自1955年有记录以来最糟糕水平,英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受疫情拖累最严重国家之一;法国GDP继续下滑13.8%;意大利GDP环比下滑12.4%,创下自1995年有统计以来最大跌幅;德国GDP环比下降9.7%,亦创下本国有相关经济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
形势如此严峻,但仅凭欧洲国家的经济内生动能并不足以将其扭转。首先,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封闭措施极大地牵绊了经济复苏的脚步,而陆续解封又导致一些国家的疫情出现反弹,使得这些国家在两难境地中难以跳脱。其次,部分国家民众对政府抗疫缺乏信心,丧失安全感使民众捂紧钱包,导致国内消费增长乏力。
既然靠自身解决经济难题乏术,那就不妨向外看看。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20年可谓中欧关系的“大年”,中国与欧盟建交45周年。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欧双方本有多项重大外交议程。如今,相关议程陆续回归正轨。
在王毅行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介绍说,中方期待通过此访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共同落实好中欧领导人共识,积极推进双方重要的政治经贸议程。二是同欧方就应对疫情、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合作,进一步探讨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三是对外共同发出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一致声音,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8月25日,王毅在罗马与意大利外长迪马约举行会谈。王毅表示,这次欧洲之行是为继续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而来。当前,世界各国不仅受到疫情冲击,更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冷战思维重新抬头等诸多威胁与挑战。作为全球两大文明和两大力量,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作,以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共同维护以多边主义为基石的现有国际体系,为人类历史继续朝着正确方向向前迈进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指出,疫情缓解以来王毅的首次外访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中方对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中欧需要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就如何继续合作探究更好的形式。这样才能在面对美国逆全球化压力时处变不惊,给动荡局势注入稳定之力。王毅此行是为继续同欧洲携手抗疫而来,是为继续支持欧洲团结发展而来,是为继续巩固推动中欧关系而来。总之,是为后疫情时代继续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而来。在疫情仍处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较为突出的情况下,王毅此访是个定调之访。
王毅出访的首站意大利,与杨洁篪将要访问的希腊,都是较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也是沿线上非常重要的国家。另外,王毅出访的欧洲五国与杨洁篪访问的西班牙均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希腊语教研室主任钱颖超表示,杨洁篪此访可以说是与王毅形成呼应,王毅访问的是德、法等欧洲大国以及传统北欧区域,杨洁篪则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南欧国家。这是一个整体的上层设计,中方后续还会与欧洲其他国家开展更深入的经济外交联系。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