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理财 > 规划

“逆周期因子”功成身退 人民币仍有望温和升值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范子萌  发布时间:2020-10-28

摘要: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7日发布通知称:“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据了解,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7日发布通知称:“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据了解,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称,调整后的报价模型有利于提升报价行中间价报价的透明度、基准性和有效性,也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中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体现。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消息发布后,人民币汇率波澜不惊。截至昨日21时发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7071、6.6997,围绕6.70关口展开拉锯。

  多位专家表示,此次央行强调“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有两方面含义:其一,缓解人民币升值速度,向市场释放出人民币并非单向升值的信号;其二,让市场在人民币汇率的定价过程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同时增强汇率弹性。

  央行自2017年5月在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引进“逆周期因子”,意在抑制外汇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增强中国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当时被视为扭转人民币汇价弱势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引导人民币升值。2018年1月,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中间价报价行陆续将“逆周期因子”调整为零。2018年8月24日,“逆周期因子”重启。

  “‘逆周期因子’的两次亮相,都是为了对冲当时人民币的单边贬值压力。当前情况则大不相同。”昆仑健康资管首席研究员张玮表示,当下人民币汇率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实现双向波动,与此前的“单边”环境不同。而且,人民币汇率正处于快速上涨阶段。从效能来看,本次“逆周期因子”的淡出可谓功成身退。

  回顾近期央行发布的另一项逆周期调节措施,其向市场释放的信号愈发明显。10月10日,央行宣布,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市场认为此举将改变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和步伐,然而政策施行后,人民币仅经历了4天“平缓过渡期”便重拾升势。

  参照历史经验,在外汇市场的逆周期调控过程中,央行常常配合使用风险准备金率与“逆周期因子”的组合拳,且风险准备金率往往先于“逆周期因子”调整。因此,市场对于“逆周期因子”的逐步淡出早有预期。

  但是,本次“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对市场的影响或较为有限。“即便是前期施行的调降远期售汇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影响也非一蹴而就。市场主体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改变认知的过程。”张玮认为,购汇的选择权在企业一方,只有企业购汇的意愿切实增强,调控才算真正发挥效用。

  逆周期调节措施双管齐下,人民币后续走势将如何?业内人士认为,美元弱势驱动下,人民币有望温和升值,但上涨空间较为有限。

  张玮说,美元缺乏持续反弹的驱动因素,这意味着人民币相对美元还有可能继续强势,但上涨空间较为有限。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陡峭性翻转”较难出现。

  “在经历了连续上涨后,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基本达到前期高点。”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人民币汇率此后很难再脱离其他非美货币而独自升值,而是会更多取决于美元指数的变动。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烂尾楼背后的野蛮江湖:有房企刻萝卜章“借”走预售款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