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理财 > 规划

关乎“刷脸”“扫码”和“游戏装备” 民法典如何给“数字生活”作规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1-01-06

摘要:  扫码、刷脸背后,个人信息如何规范?“”游戏里的装备算不算虚拟财产?“”我的‘花呗’能否继承?“已经实施的民法典作为一部21世纪”数字时代“的法典,对”数字生活“的一些场景进行了规范。全国人大宪法和...

  扫码、刷脸背后,个人信息如何规范?“”游戏里的装备算不算虚拟财产?“”我的‘花呗’能否继承?“已经实施的民法典作为一部21世纪”数字时代“的法典,对”数字生活“的一些场景进行了规范。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的权威专家孙宪忠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指出,民法典相关规定”揭示了一个未来。

  在“民事权利”一章,民法典明确: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孙宪忠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很大一个进步。

  他指出,数据资产其实都是真金白银,只是没有像手里掌握的纸币或者转化成现实中的动产、不动产一样,它是在另一个空间里真实存在的,像微信上的资产、支付宝或者是其他资产。民法典这个规定很有意义。

  “为什么没有把它再写的更细一点?立法的时候我们也进行了讨论,结果大家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就把这些问题留到将来的法律规定。”孙宪忠说。

  谈到虚拟财产,孙宪忠表示,其中情况更复杂。虚拟财产中间有一部分可能是财产,但是有一部分可能不是财产。财产是现实的一种存在,比如“花呗”,它就是真实的财产。“但是有些人玩游戏,一个大刀长矛(游戏装备)可能就不是资产,只是玩(游戏)的时候积攒的成绩而已,这个不能消费,它可能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爱好。所以还要更加细致地区分。”

  孙宪忠说,我们期待着未来立法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中国已经进入到数字社会,但这些领域的问题现在尚不能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规则。“但法律能够先把它规定出来,这就不错,揭示了一个未来。”

  针对中国民众热议的日常生活中“十步一刷脸,五步一扫码”,以及背后内含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孙宪忠指出,这在民法典中也有相关规定。

  如民法典单设“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一章对此进行保护。其中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孙宪忠指出,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而信息化社会像一个“双刃剑”,一方面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个人信息被侵害的可能。“这是以前没有遇见过的,两个问题都要考虑到。”

  他以“扫脸”为例说,资料显示有些人去上厕所都要“扫脸”,这就很没有必要。这涉及到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问题。另外还有信息的不当使用、甚至出卖转卖等,对一般老百姓而言有很大的风险。

  “所以在个人信息收集、掌管、使用环节,一定要加大保护。民法典对这些情况有仔细考虑。”孙宪忠进一步表示,民法典规定跟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初次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有密切关联。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民法典只是解决个人信息被侵害以后在法律上救济的问题,针对更多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是要等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

  “未来我们还要建立大数据社会,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都规定,利用个人信息需要消除个人特征,这样就不是个人信息,这个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孙宪忠说。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女员工凌晨下班途中猝死 拼多多“加班文化”遭质疑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