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资讯 > 产经

银行负债端突围 不能只盯着高息揽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1-02-24

摘要:  岁末年初正是各家银行大力揽储的好时候,笔者注意到,在监管层层加码规范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银行为揽储使出浑身解数,兑换积分、送礼、抽奖,花样层出不穷。为了突出重围,不乏银行大打“擦边...

  岁末年初正是各家银行大力揽储好时候,笔者注意到,在监管层层加码规范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银行为揽储使出浑身解数,兑换积分、送礼、抽奖,花样层出不穷。为了突出重围,不乏银行大打“擦边球”,以各种手段进行高息揽储:靠档计息、存款得积分等。对此,监管也多次针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进行窗口指导。近期,监管更是接连出台相关文件,剑指存款业务。

  1月15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互联网存款业务作出规范。1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提出要求。

  由于网点覆盖、业务范围、品牌号召力不及大型银行,部分中小银行依靠互联网存款,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负债端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同时,各类“花式”揽储手段也帮助部分银行将存款水平维持在了监管要求的范围内。不过,这些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让这些银行负债端规模迅速增长,但也给银行带来了负债成本高企、流动性风险累积等隐患。无疑,两份监管文件的出台意在督促商业银行完善负债监管制度,提升负债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给依赖互联网存款和变相高息揽储的部分商业银行带来了冲击。那么,强监管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

  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健全负债业务的创新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的创新应最终服务于业务经营过程中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而不应在变相高息揽储等方面“挖空心思”进行伪创新。商业银行要确保创新活动与自身的负债质量管理水平相适应。

  其次,商业银行应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近年来,部分城商行、农商行通过互联网存款、联合放款等形式参与跨区域业务,带来了跨区域经营的金融风险。这就要求受地域限制的商业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深耕当地市场,严格审慎开展金融综合化和跨区域经营;合理开展存贷业务,降低负债端成本,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提升针对实体经济和“三农”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结合当地经济金融情况,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最后,应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可以促使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运营模式、风险管控等更顺畅、高效地运作,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在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上,中小银行可以往差异化、小而美的路线上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短期来看,强监管让中小银行负债端业务面临较大压力,但是从助力行业健康发展、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来看,上述文件的出台则是一剂良药。在过去高成本、高收益、高风险“三高”的业务模式不能顺应发展趋势之时,走“低成本、低风险、稳收益”的长效稳健发展之路方是良策。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春节档引爆观影热潮 2月票房刷新全球单一市场单月纪录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