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微众银行如何做一位“连接者”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杜冰  发布时间:2017-03-24

摘要:  通过开放平台、共享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深度结合的新金融模式,已成为当下金融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如今,无论是“银行+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银行”,传统银行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连接...

  通过开放平台、共享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深度结合的新金融模式,已成为当下金融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如今,无论是“银行+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银行”,传统银行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连接”、“联盟”、“开放”、“平台”等已经成为了新商业模式的代名词。

  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定位“连接者”有着怎样的发展逻辑?

  自成立起,微众银行便明确了“科技、普惠、连接”的愿景,致力于以科技能力为基础,用“连接者”的模式将合作伙伴、业务产品和海量用户连接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取长补短互助共赢,共同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谋求发展之道。

  此前,微众银行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出了联合贷款模式,创造性地把一批中小商业银行引进“微粒贷”这一创新型产品中,充分调动中小商业银行的存量资金优势,共同向个人和微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通过联合借贷模式,微众银行提供客户筛选、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服务,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和线下资源,双方共同向普罗大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中的两大难点:低成本触达客户、有效控制风险。据悉,微众银行签约并已成功上线运营的合作金融机构数量已达25家,每日新发放的“微粒贷”贷款中,80%的贷款资金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

  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场景金融,微众银行连接了多家O2O生活服务平台,将其金融产品嵌入不同的服务场景中,以自身的金融能力协助各平台完善生态、提升竞争力、实现流量变现,并将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引入平台生态圈,使其客户特别是B端微小型商户能够享受包括支付结算与现金管理、商户融资和理财等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微众银行的“微动力”(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受到不少中小银行机构的关注和青睐。凭借互联网银行的技术及运营优势,微众银行将线上理财产品和服务封装到SDK(软件开发包)中,直接集成到合作伙伴的移动银行APP里,以“APP In APP”模式,实现了银行原有客户在面对入口不变、账户资金体验不变情况下,省去下载、注册、充值、绑定等各种金融服务类APP的繁琐环节,可以享受到由微众银行与合作行一起提供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

  通过“APP In APP”的“SaaS+”技术手段,微众银行真正成为“连接者”,将产品方、合作行与客户串联起来。既保留了SaaS的灵活和易接入的特性,对合作银行原有的系统,改造成本很低,也保证了客户体验上的闭环。SaaS的理念,“按用量收费”大大降低了合作行涉足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

  “连接者”的脚步并未止步于此。近期,微众银行与民生银行共同推出了WeCard产品,这张民生银行卡片不仅拥有银联借记卡的基础功能,也可连通微众银行,实现账户互通、支付直连等功能,两家银行通过WeCard,实现了一站双向功能服务。区别于一般的借记卡,WeCard的创新点在于,用户刷卡消费或线下取现等,可联动微众银行账户和微众“活期+理财”产品进行差额补款。

  可以说,微众银行通过WeCard创建了“用户-互联网银行-银行同业”新模式,实现了与民生银行平台互通、资源共享。此次合作在“互联网+”转型升级的诸多尝试中,颇具代表性意义;同时也成为微众银行触达线下客源,实现支付、取款业务范围的扩展,完善自身银行功能的完美尝试。

  以“连接者”为定位,微众银行与同业共享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客户、产品的互联互通,并在实现与外部资源共享的同时,快速迭代升级产品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摆脱各种束缚,主动拥抱先进科技。

  未来,随着“连接者”模式日益成熟,微众银行表示会将“连接”的触角拓展到更多专业垂直领域,这或许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企业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去产能要以市场化为突破口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