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碳中和目标下山西新能源车发展路径
来源:山西证券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1-06-04
核心要点
“碳中和”获得全球范围认可,我国也做出了相应承诺。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全球多国制定了碳中和时间表。我国2019年碳排放量为9825.80 百万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8.76%,排名第一。
中国已做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业占全国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66%,排在发电与供热、制造业、建筑业之后。汽车是交通运输也最主要的运输工具,我国目前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86 辆,日本为591 辆,美国为910 辆,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回暖、城市化建设逐步完善,未来汽车保有量还将上升。新能源汽车能显著降低碳排放,汽车的新能源化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纯电动与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纯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产生碳排放,虽然目前电力来源主要为煤炭,但未来可逐步由可再生能源替代。同时,由于纯电动车制造门槛相对较低、电池技术逐渐成熟等原因,目前作为主要减少碳排放的方式。燃料电池目前仍处于实验研发与商业探索阶段,国内外技术差异较大,技术成熟仍需较长时间。
山西制氢优势明显。一方面,山西省2020 年累计弃风电量达9.1 亿kW·h,弃光电量4.8kKW·h,弃风、弃光电量就可用于电解水制氢约3万吨; 另一方面,焦炉煤气制氢是目前可实现的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获得工业氢气的最优途径,山西利用焦化副产焦炉煤气制氢优势明显。
山西铝土矿资源丰富,有一定风电资源可以利用,适合逐步发展“电-铝-材”产业链,引进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发展清洁铝产业链上游。
分三阶段发展新能源车产业。一:加强基础建设。初步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电动轻卡,电动客车以及专用车辆作为切入点,整合山西汽车行业资源;二:打造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目标是打造山西省政策驱动模式,分为投资驱动发展、市场驱动发展和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三种形式,重点发展电动乘用车,公共交通电动化;三:构建区域特色的发展规划:出台合理鲜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丰富新能源产品种类。
风险提示
技术更新与淘汰;汽车行业政策大幅调整。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