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 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加强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1-06-17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比4月增速放缓5.3个百分点。怎么看待当前市场消费运行情况?
首先,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因素的影响。上年同期社零总额在逐步恢复,基数在走高。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扣除基数效应的影响,5月份的两年平均增速为4.5%,比上个月还加快了0.2个百分点,说明市场销售总体是在逐步回升的。
其次,在节假日消费以及消费促进月活动等因素带动下,5月市场销售保持较好恢复态势。“升级类商品增长速度较快。从两年平均增速看,5月通信器材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类相关商品零售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付凌晖说。与长距离旅行相关的服务消费稳步增长,比如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65%以上。
最后,从今年情况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付凌晖介绍,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3.4%,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4.5%,内需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87.9%。“这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向内需增长拉动这种常态回归。”
“下一阶段,消费恢复仍然有很好的支撑。”付凌晖分析,一是就业在扩大,居民收入在增长,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二是经济向好,国内疫苗接种超过9亿剂次,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三是随着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和国内疫情防控总体有力,价格涨幅总体温和,有利于扩大消费。
价格保持稳定有较好条件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但物价仍处于一个温和上涨的状态。前5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只有0.4%,其中核心CPI上涨只有0.3%。“从我国情况看,价格保持稳定还是有较好的条件。”付凌晖说。
从供求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整体上处于恢复中,主要需求指标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从供给端来看,生产供给保持较快增长,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
从结构因素来看,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主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食品价格保持稳定有较好的条件;工业消费品方面,尽管上游行业的工业品价格涨幅比较高,但是由于下游工业消费品供给能力比较充足,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价格向消费品传导有限。
从政策因素来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没有使用“大水漫灌”强刺激政策。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大保供稳价的力度。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