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工作
来源:泉州晚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1-11-22
(上接第一版)发挥党建统领作用。聚焦乡镇党委统领和服务功能,着力精准选人用人,配强带头人,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着力完善制度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整合各类资源,激活乡村发展潜能和活力;着力赋权增效,提升乡村服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乡村党建中心。
实施五大工程
分类型分阶段培育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市将分阶段培育试点乡镇,打造强镇引领“678”示范工程。各县(市、区)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培育乡镇,分阶段分类型梯次推进,到2022年底,全市重点打造6个农业生态型、7个工贸带动型、8个城乡融合型,共培育三种类型21个整镇推进“五好”乡镇。通过试点示范和推广提升,到2025年,农业生态型、工贸带动型、城乡融合型等三种类型乡镇达到整镇推进发展水平的比例分别不低于各类型总量的50%、60%、70%。
累进制推动村村晋档,实施以镇带村“123”升级工程。开展乡村振兴村庄建设整镇评估工作,引导带动全市村庄分别加快提档升级到1.0版(合格村)、2.0版(示范村)、3.0版(标杆村)。通过系统评估、全面体检,到2022年底,各乡镇培育1个以上3.0版,乡村振兴试点村基本达到2.0版,全市80%以上村达到1.0版。到2025年底,各乡镇培育2个以上3.0版,50%以上村达到2.0版,全市所有村实现1.0版全覆盖。连村成线,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
抱团式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村兴民富“251”增收工程。紧盯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到2022年底,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基本覆盖,50万元以上村达到20%,百万村财达到150个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到30%以上,百万村财达到300个以上。
片区化推进风貌管控,实施裸房整治“133”清零工程。全市133个乡镇的镇域中心建成区开展存量裸房集中攻坚整治,加强镇域中心建设品质管理,综合提升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和管理品质,打造闽南派民居集群,到2022年底,实现所有镇域中心建成区裸房“零存量”。按照“三年过半、五年基本完成”裸房整治目标,乡村振兴试点村、示范线、重点交通沿线村,2023年底完成存量裸房基本清零;到2025年底,实现全镇域裸房“零存量”,打造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街区、民居集群。
创新性探索建设模式,启动共建共享“1+3”结对工程。每个整镇推进创建乡镇由1名县级领导牵头协调组成工作专班,安排3家以上共建单位(1家县级以上国有企业、1家金融机构和1个县直以上单位)挂钩合作。以国有企业为乡村建设投融资主体,金融机构为创建乡镇提升金融服务,开发切合泉州乡村实际的金融产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积极向政策性银行争取长期低息融资贷款。集成打造一批特色镇域主题IP,推进一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策划并引进一批乡村产业项目。
细化评价体系
打造“五好”乡镇
根据《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发展评价体系》,富民产业发展好的乡镇,需要在完成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任务、发展主导产业和培育新业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高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四方面达到一定共性指标和差异指标。特别是在主导产业上,城乡融合型乡镇要探索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工贸带动型乡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型乡镇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农产品电商出村进城等。
此外,乡村建设提升好的乡镇,主要从国土空间规划和风貌管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方面进行评价;乡村文化传承好的乡镇,主要从弘扬时代新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乡村人才培育四方面进行评价;治理能力建设好的乡镇,主要从议事协调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平安法制能力建设、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村级自治能力建设四方面进行评价;党建统领发挥好的乡镇,主要从基层党建建设水平、抓乡促村成效、提升党建中心功能、创新建设经营模式四方面进行评价。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