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国际 > 国际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 暗示未来或放缓加息节奏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要: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1月份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声明(以下简称“会议声明”),将联邦基金利率再次提升75个基点至3.75%至4%区间,符合此前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年内第...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1月份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声明(以下简称“会议声明”),将联邦基金利率再次提升75个基点至3.75%至4%区间,符合此前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年内第六次加息,也是连续第四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

  为控制高企的通胀,美联储自今年3月份以来已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当前联邦基金利率也已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持续的加息是适当的,美联储仍坚持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但也正有意地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与前次会议声明相比,此次鲍威尔提及“针对未来的加息速度,美联储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效应和滞后性,及其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影响”,并称美联储很可能会在12月份的会议中再次就放缓加息节奏展开讨论,但本轮加息的利率终点可能要比此前预期高。业内人士认为,这或是美联储释放出未来放缓加息节奏的信号。

  图片来源:美联储官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美国中期选举后,存在美联储在12月份议息会议上放缓加息节奏的可能性,但具体的节奏仍需根据后续数据判断。基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断上行,美联储或在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年内就停止加息的概率极低。

  会议声明称,美国当前的通胀问题仍十分严重,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价格高涨都催生了更广泛的价格压力。虽然长期通胀预期目前还未失控,但高通胀持续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使得通胀问题变得“根深蒂固”。

  “美国9月份核心PCE同比连续第二个月上涨,创下自今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具体来看,住房和食品价格仍然维持着上涨的态势,美国核心通胀粘性仍存。”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此前美联储官员的发声显示,虽然美联储已经注意到了大幅加息所引发的负面风险,但整体仍然保持着鹰派的立场。总体看来,在美国核心通胀压力仍存的背景下,美联储继续选择在11月份大幅加息75个基点。

  在持续的紧缩下,美国当前的金融状况也明显收紧。会议声明称,紧缩政策对利率最为敏感经济领域的需求调控已产生明显效果,比如房地产行业,但加息政策对拉低整体通胀产生效果仍需时日。

  明明表示,美联储加息对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不论是从销售、开工数据还是房价变动观察,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下行;其次,美联储紧缩会导致流动性下降,二季度借贷条件已经开始收紧,叠加高通胀对于利润的侵蚀,企业投资预计会继续呈现出整体较快下行的趋势。

  “美联储坚持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会持续推动房屋借贷成本的上涨,住房投资仍面临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流动性收紧将对消费形成压制。整体来看,考虑到国际地缘冲突、新冠肺炎疫情、价格压力持续攀升和流动性收紧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陈雳也认为。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者正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不过考虑到当前美国GDP增速仍然为正,短期不会影响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决定,当前遏制通胀仍然是美联储政策制定重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生‘滞胀’,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联储行动缓慢,加息进程反复,既付出了经济增长代价,也没有根除通胀问题。”王有鑫认为,此次美联储显然吸取了上次经验,在遏制通胀问题上更为坚决。尽管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但美联储短期不会调整政策方向。不过随着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增大,数据逐渐转差,美联储加息节奏和幅度也将随之放缓。

  受本次加息消息影响,美元指数快速走高,一度冲破112关口,但随即有所回落。截至美东时间11月2日21时,美元指数盘中最高触及112.2204。

  同时,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均收跌。美东时间11月2日(周三)收盘,道指下跌超500点,跌幅1.55%,报32147.76点;纳指下跌3.36%,报10524.8点;标普500指数下跌2.50%,报3759.69点。

  陈雳表示,美股市场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风险,还未企稳。考虑到美国流动性收紧叠加核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美股估值受到扰动,尤其是高估值、高成长性板块,下跌压力依然较大。

  “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会再一次推升美债利率,会对股市估值构成压力,尤其是成长股。”明明说。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进口车市保持回暖势头 保时捷、丰田逆势增长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